健康養身★小孩也會長大腸息肉 紅肉、加工品要少吃

小孩也會長大腸息肉 紅肉 加工品要少吃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許多民眾以為大腸息肉只發生在成人身上,然而近日報導指出,1名4歲孩童排便時血便,就醫檢查後發現大腸息肉,為幼年型息肉,發生率約3%。近年來大腸癌發生年齡層不斷下降,1歲以上的孩童就應開始補充均衡各類食物,提醒民眾定期安排大腸鏡等相關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2種膳食纖維 加速排便、降低肥胖率

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表示,大腸息肉及大腸癌的發生率增加,恐怕與膳食纖維的攝取不足有關,蔬菜及水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包括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和可溶性膳食纖維2種。

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可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排便、減少腸道疾病。可溶性膳食纖維可吸收腸道中水分,形成網狀結構,阻礙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吸收,故有降低肥胖率、高膽固醇、高血糖及高血壓等功能。

少吃紅肉、高脂肪食物 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

針對較無法正常攝取蔬果量的外食族群,建議可找自助餐廳,選擇多樣蔬菜,包括葉菜類、根莖類、菇蕈類蔬菜。咀嚼不良的年長者,建議可將蔬菜切碎,或是打成蔬菜泥後加入主食。兒童若不喜歡吃蔬菜,建議家長可將蔬果打汁加上牛奶煮成濃湯或布丁,或加入起司做成焗烤。

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少吃紅肉、高脂肪、加工食品,多吃高纖食物、正常作息、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等都能預防大腸息肉發生,但仍應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檢查,即時發現病灶並且將息肉切除,降低癌變機率。孩童長大腸息肉雖較少見,但不容輕忽。孩童若出現血便、腹痛、排便型態改變,應尋求專業醫師診療。(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4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秋冬飽受空污威脅,今年11月中旬,根據14個空氣品質觀測站統計,細懸浮微粒PM2.5達「紫爆」嚴重汙染等級。專家表示,當空污濃度過高應減少外出,室內可多放綠色植物,具有淨化前驅物質,並吸附PM2.5的效果,能降低危害健康的風險。   空染危害 PM2.5...

閱讀詳情 »

癌症是人人聞之色變的一種疾病,有很多種癌症至今都沒有治愈的方法。癌症也被稱為「絕症」,只要聽說某個人罹患癌症,基本就是下了死亡判決書。癌症有一個特點大家必須要知道,就是35℃下是癌細胞最喜歡的溫度,也是令它們最活躍的溫度。 一旦身體溫度高於39.6℃,癌細胞就會死亡!   ▼過去患癌症的人...

閱讀詳情 »

睡覺是我們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對於男人來說,每天在外面拚搏奮鬥,只為了可以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改善自己的經濟條件。每天回到家,那幾個小時的睡眠成了他們恢復精力、第二天繼續努力的重要方式。可是人們常說男人比較五大三粗,不注重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即使在睡覺的時候也一樣,而男人一旦這樣睡覺卻能讓他「斷子絕孫...

閱讀詳情 »

將廁紙疊兩次的人患痔瘡幾率低   有研究顯示,那些在如廁後將廁紙摺疊2次(即4層)的人患痔瘡的幾率要遠遠小於摺疊1次(即2層)的人。 數據顯示,那些疊2次的人甚至將患痔瘡的幾率降低了高達17.53%!   這是因為,當使用疊兩次的廁紙擦屁股時,額外的厚度對於肛門周圍的微血管來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