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孩發展遲緩別當「大隻雞慢啼」! 6歲前是治療關鍵

小孩發展遲緩別當「大隻雞慢啼」! 6歲前是治療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歲的小方在1年前仍然不會說話,經過早期療育後,小方已經可以說得很好,原本自責沒照顧好的媽媽也綻開笑容。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主任梁孫源表示,小孩發展遲緩大部分並非父母之過,不要背罪於身,應把握3歲前的黃金期,陪孩子一起治療成長。

語言動作遲緩 職能治療輔助

梁孫源主任指出,1年前,小方2歲了還不會說話,媽媽帶小方到彰化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接受評估,當時小方的語言、認知及動作發展落後,開始接受早期療育。1年後的追蹤評估發現小方的發展已經有顯著的進步,說話說得很好,而且情緒也比過去更穩定。

小方的媽媽與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及心理治療師一起合作,協助孩子持續進步,她越來越能享受和小方一起遊戲、一起共讀的時間,也會在小方的日常生活自然情境中隨時教導他。

孩子發展遲緩 3歲為黃金治療期

和小方狀況類似的個案很多,但有的家長無法接受孩子發展遲緩,鬱鬱寡歡,如此一來,讓孩子隨時感受到壓力,處在不安的環境中,發展遲緩的情況雪上加霜,而小方的媽媽雖然一開始也自責於自己,但很快能投入小方的治療,家庭也都支持,讓小方可以持續進步。

梁孫源主任表示,目前6歲前的兒童,約有8%發展遲緩,除了極少數是父母忽略所致,多數的原因並非父母所造成。在發展遲緩兒童之中,有少數是孩子內向而不願說話,也是俗話說的「大隻雞慢啼」,長大了就好,但大部分確有遲緩問題,最好在3歲的黃金期治療,而在6歲前治療也還有不錯的效果。

發育歷程未達標 早期療育需父母配合

在早療治療室內,孩子和心理治療師在遊戲中學習語言互動,增加認知及人際互動,也在有輸有贏的遊戲中學習情緒控管,有些活動則需要父母一起參與,讓父母學習把療育課程帶回家去做;在一週3天的課程裡,孩子大都能持續進步。

梁孫源主任強調,1歲半的孩子應能叫「爸」、「媽」等簡單單字,2歲的孩子應該可以說「喝水水」、「媽媽開」、「爸爸抱」等簡單句子,如果沒有,建議家長向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諮詢,若確實有發展遲緩也才能及早發現並接受早期療育。

【延伸閱讀】

 不挨餓瘦身! 營養師研發「優減442飲食法」

30歲男三高抽菸罹患心衰竭 積極治療「從心」掌握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0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家備生薑,小病不慌”等,其實都是講吃薑防病的功效。生薑性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保健功效,再配上紅糖、大棗、綠茶等不同輔料,妙用無窮。要健康,常備薑湯吧。但是,不同的薑湯功效卻不甚相同。 紅糖薑湯 紅糖具有養血、活血的作用,加到薑湯裡,可改善體表循環,治療...

閱讀詳情 »

  圖翻攝自ptt01 下同 新年要到了,過年期間外面餐廳有開店的少,所以大大增加了要在家裡開火的機會,而我們常說「年年有餘」,因此過年的菜餚就少不了魚了!然而最近中國網路上不斷有這樣的報導,市民買了鯽魚,剖開要料理時卻發現魚肚子裡出現像是麵條的條狀物,知道真相後讓所有人都嚇呆了! 哈爾濱...

閱讀詳情 »

1.加米醋 圖片翻攝 下同/西納維思   功效:抑制皮膚細菌滋生 原理:醋本身就能改變皮膚的酸鹼度,軟化皮膚的角質層,抑制細菌滋生,使毛孔通暢,減少感染性皮膚病的發生。醋的種類以純天然的米醋最好,其他食用醋也可以。長期使用可增加皮膚細胞的水分和營養,恢復皮膚的光澤和彈性,此外,還能使肌膚更...

閱讀詳情 »

寶寶的出生會給媽媽們帶來很多的快樂,但是有些媽媽做完月子之後,就一直不斷地掉頭髮,並且每次還掉很多,這是很多新手媽媽困擾的地方。那麼,孕婦產後掉頭髮怎麼辦?又該如何預防產後脫髮?接下來小編就帶你瞭解一下新手媽媽產後護理吧。 產後掉髮是正常的嗎? 產後掉髮是屬於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醫學上把它稱為「暫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