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孩發展遲緩別當「大隻雞慢啼」! 6歲前是治療關鍵

小孩發展遲緩別當「大隻雞慢啼」! 6歲前是治療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歲的小方在1年前仍然不會說話,經過早期療育後,小方已經可以說得很好,原本自責沒照顧好的媽媽也綻開笑容。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主任梁孫源表示,小孩發展遲緩大部分並非父母之過,不要背罪於身,應把握3歲前的黃金期,陪孩子一起治療成長。

語言動作遲緩 職能治療輔助

梁孫源主任指出,1年前,小方2歲了還不會說話,媽媽帶小方到彰化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接受評估,當時小方的語言、認知及動作發展落後,開始接受早期療育。1年後的追蹤評估發現小方的發展已經有顯著的進步,說話說得很好,而且情緒也比過去更穩定。

小方的媽媽與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及心理治療師一起合作,協助孩子持續進步,她越來越能享受和小方一起遊戲、一起共讀的時間,也會在小方的日常生活自然情境中隨時教導他。

孩子發展遲緩 3歲為黃金治療期

和小方狀況類似的個案很多,但有的家長無法接受孩子發展遲緩,鬱鬱寡歡,如此一來,讓孩子隨時感受到壓力,處在不安的環境中,發展遲緩的情況雪上加霜,而小方的媽媽雖然一開始也自責於自己,但很快能投入小方的治療,家庭也都支持,讓小方可以持續進步。

梁孫源主任表示,目前6歲前的兒童,約有8%發展遲緩,除了極少數是父母忽略所致,多數的原因並非父母所造成。在發展遲緩兒童之中,有少數是孩子內向而不願說話,也是俗話說的「大隻雞慢啼」,長大了就好,但大部分確有遲緩問題,最好在3歲的黃金期治療,而在6歲前治療也還有不錯的效果。

發育歷程未達標 早期療育需父母配合

在早療治療室內,孩子和心理治療師在遊戲中學習語言互動,增加認知及人際互動,也在有輸有贏的遊戲中學習情緒控管,有些活動則需要父母一起參與,讓父母學習把療育課程帶回家去做;在一週3天的課程裡,孩子大都能持續進步。

梁孫源主任強調,1歲半的孩子應能叫「爸」、「媽」等簡單單字,2歲的孩子應該可以說「喝水水」、「媽媽開」、「爸爸抱」等簡單句子,如果沒有,建議家長向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諮詢,若確實有發展遲緩也才能及早發現並接受早期療育。

【延伸閱讀】

 不挨餓瘦身! 營養師研發「優減442飲食法」

30歲男三高抽菸罹患心衰竭 積極治療「從心」掌握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0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護理之家爆發疥瘡集體群聚感染,台南市衛生局與疾病管制署南區管制中心人員,已派員前往了解,並經隔離感染者治療、全區消毒等,最近兩週已沒出現新病例,目前已全數解除隔離,並持續監測。疥瘡傳染易有丘疹症狀 皮膚越搔越癢感染疥瘡時,患者皮膚會出現丘疹、水疱或紅斑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106年平均初婚年齡,男性為32.4歲,女性30歲;而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為30.8歲,其中年齡35歲以上者達21.3%,顯示國內晚婚與遲育現象普遍,衍生許多不孕問題,透過醫療技術進行人工生殖的夫妻也隨之增加。高齡易不孕 胎兒先天缺陷風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ㄧ名65歲的林女士,20年前就知道自己有甲狀腺高能症,但多年來常常沒有定期回診追蹤,也沒有好好服藥控制。直到此次連續十幾天的噁心、食慾不佳、心悸和呼吸急促加劇,身體越來越虛弱而倒在客廳,經緊急送醫後,發現其血壓穩定,但是心跳很快且合併有心律不整,胸部X光顯示心臟肥大;在...

閱讀詳情 »

作者:駱慧雯一邊看電視,一邊滑手機看Facebook和Line的訊息,不忘用電腦逛逛購物網站…,讓你的眼睛出現健康危機了嗎?現代人生活擺脫不了3C產品,長期過度用眼和暴露於強烈藍光之下,容易造成眼睛酸澀、提早老化和出現黃斑部病變,如果置之不理,還可能導致失明。為了不讓黑暗生活成為未來式,許多人會補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