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小的瓷牙從藝術瓷器到生技醫材 科文共融MIT的Next

小小的瓷牙從藝術瓷器到生技醫材 科文共融MIT的Next

【NOW健康 陳如頤/整理報導】從藝術瓷器到生技醫材,這看似千山萬水的相遇,已跨越將近20個年頭。雖然法藍瓷在2018年才成立生技公司,2020年即取得GMP與TFDA認證,然而對於3D列印技術上下求索,早在2001年品牌成立之初,就已啟動。


記得決定引進當時連高科技產業都少見的3D列印機器與相關技術時,很少人認同我們的抱負與視野,此後在各種作品製程中摸索著運用電腦建模、逆向工程掃描及3D列印等各項看似與藝術文化毫無關聯的精密科技,其中艱辛不足為外人道也。可是我一直相信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於是有了現在能夠自行研發列印機台、材料配方,與製造流程之專利實力與底氣。


除了相信沒有白走的路,我也相信科技、人文,與藝術三位一體是這個奇妙人間的底層邏輯,因為科技求真、人文求善、藝術求美,有了真善美,人生何愁沒有前程?10多年前,我曾為文創產業下過定義:「以創意為核心、科技為後盾、以人文藝術為訴求、以市場為導向、然後結合生產、行銷與服務所創造出來的最具優勢的價值鏈」。


今天,我發現這定義應該適用於每種現代產業,無論是陶瓷杯盤,還是3D列印,我們總是需要在科技、人文與藝術之間取得平衡,才能求仁得仁,君不見若沒有過去四十年在花鳥蟲魚上的琢磨鑽研,哪有我們在微雕工藝與3D製程上的另闢蹊徑。


回顧40多年來的過往,我一直問自己:「What is Next?」從音樂、貿易、皮件、木器、樹脂、陶瓷,到品牌,我們不想被時代超越的唯一辦法,就是去超越時代,所以一直堅持在文化藝術土地上翻山越嶺,卻也從未忘記探尋科技的星辰大海,從代工中期以後,我們也開始涉足火箭、飛船、農業、醫藥,甚至iPhone手機螢幕裡都有用上我們其中一家公司的專利技術。


台灣自詡科技島,但總是遺忘自己也有資格自成一個文化體,更重要的是,無論國際政治如何詭譎,21世紀全球競爭已是軟硬兼合、科文共融的多元格局,我由衷希望這個小小瓷牙的問世,能夠為中小企業帶來一點信心,相信科技plus,或文創plus絕不只是一種概念,而是一個可透過整合自身優勢,去創造與國際接軌的利器,可以讓我們雖生困世、不墜青雲,這就是MIT的Next!(圖文提供/《跨越:過去現在未來,陳立恆的FRANZ觀點》經濟日報出版)


更多NOW健康報導
▸法藍瓷邁入20周年 創辦人陳立恆轉攻生技從「瓷」出發
▸植牙醫糾層出不窮如何自保? 慎選牙醫師「植」得安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一名25歲未婚女性,長期有經痛困擾,但卻不以為意,直到最近半年,不僅痛到服用止痛藥也無法止痛,甚至痛到無法出門,還狂拉肚子,就連經期過後下腹也常感到不適,就醫檢查後,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台灣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理事長曾啟瑞醫師指出,子宮內膜受卵巢荷爾蒙刺激,造成週期性地...

閱讀詳情 »

在門診有家長問我,小孩一歲多不吃副食品,家長每天燉雞湯給他喝,這樣好嗎?之前也有家長在網路上問我,六個月寶寶體質比較不好,可以喝滴雞精嗎? 其實雞精算是一種食物,所以文獻上並沒有說一定要幾個月大才可以吃,不過給這麼小的小孩喝雞精有幾個壞處,雞精的成分大多是胺基酸,一歲以前的寶寶消化道並沒有很成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寒冷的冬天,難免會多吃些,再加上有許多節日,甚至還有尾牙聚餐,都有可能因為吃太多而導致體重增加。而若是你想要擁有人見人愛的苗條身材,已經正在進行減重,或是正要打算減重,那就得要特別注意飲食要有所節制;否則,減重後很容易復胖,而且要想瘦也會很「難瘦」! 使脂肪燃燒才能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南部一名66歲男子,上個月出現咳嗽、高燒,一度發生呼吸困難送醫急診,確診感染流感併發肺炎,住進加護病房治療一個月,因併發呼吸衰竭,急救仍宣告不治,為本季第28例流感死亡個案。 上周10例流感重症、1例死亡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新增10例流感重症病例、1例經審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