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小的瓷牙從藝術瓷器到生技醫材 科文共融MIT的Next

小小的瓷牙從藝術瓷器到生技醫材 科文共融MIT的Next

【NOW健康 陳如頤/整理報導】從藝術瓷器到生技醫材,這看似千山萬水的相遇,已跨越將近20個年頭。雖然法藍瓷在2018年才成立生技公司,2020年即取得GMP與TFDA認證,然而對於3D列印技術上下求索,早在2001年品牌成立之初,就已啟動。


記得決定引進當時連高科技產業都少見的3D列印機器與相關技術時,很少人認同我們的抱負與視野,此後在各種作品製程中摸索著運用電腦建模、逆向工程掃描及3D列印等各項看似與藝術文化毫無關聯的精密科技,其中艱辛不足為外人道也。可是我一直相信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於是有了現在能夠自行研發列印機台、材料配方,與製造流程之專利實力與底氣。


除了相信沒有白走的路,我也相信科技、人文,與藝術三位一體是這個奇妙人間的底層邏輯,因為科技求真、人文求善、藝術求美,有了真善美,人生何愁沒有前程?10多年前,我曾為文創產業下過定義:「以創意為核心、科技為後盾、以人文藝術為訴求、以市場為導向、然後結合生產、行銷與服務所創造出來的最具優勢的價值鏈」。


今天,我發現這定義應該適用於每種現代產業,無論是陶瓷杯盤,還是3D列印,我們總是需要在科技、人文與藝術之間取得平衡,才能求仁得仁,君不見若沒有過去四十年在花鳥蟲魚上的琢磨鑽研,哪有我們在微雕工藝與3D製程上的另闢蹊徑。


回顧40多年來的過往,我一直問自己:「What is Next?」從音樂、貿易、皮件、木器、樹脂、陶瓷,到品牌,我們不想被時代超越的唯一辦法,就是去超越時代,所以一直堅持在文化藝術土地上翻山越嶺,卻也從未忘記探尋科技的星辰大海,從代工中期以後,我們也開始涉足火箭、飛船、農業、醫藥,甚至iPhone手機螢幕裡都有用上我們其中一家公司的專利技術。


台灣自詡科技島,但總是遺忘自己也有資格自成一個文化體,更重要的是,無論國際政治如何詭譎,21世紀全球競爭已是軟硬兼合、科文共融的多元格局,我由衷希望這個小小瓷牙的問世,能夠為中小企業帶來一點信心,相信科技plus,或文創plus絕不只是一種概念,而是一個可透過整合自身優勢,去創造與國際接軌的利器,可以讓我們雖生困世、不墜青雲,這就是MIT的Next!(圖文提供/《跨越:過去現在未來,陳立恆的FRANZ觀點》經濟日報出版)


更多NOW健康報導
▸法藍瓷邁入20周年 創辦人陳立恆轉攻生技從「瓷」出發
▸植牙醫糾層出不窮如何自保? 慎選牙醫師「植」得安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月清明掃墓連假將近,加上正值春夏之際,民眾除了上山掃墓外,也常去踏青;醫師提醒,目前野外恙蟲正肆虐,一旦被恙蟲叮咬後,很可能造成死亡的風險,民眾如發生不適症狀時,應立即就醫診察。花蓮慈濟醫院感染科王立信醫師表示,民眾在掃墓祭祖後,如處郊區容易接觸到恙螨孳生的草叢環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牙周病不只是口腔疾病,更會引起全身疾病?!研究指出,長期忽視口腔清潔的人,引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一般人高;且孕婦若出現嚴重口腔問題,將會增加寶寶早產或體重過輕的機率,甚至有嚴重牙周病引發流產的例子!開業牙醫診所主治醫師徐慶玲醫師指出,牙菌斑是口腔中大量細菌的集合體,是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雙薪家庭父母忙於工作,能親自為孩子準備餐點的人,可說是少之又少,就算難得放假會下廚的也不多,多數家長為了貪圖方便或想慰勞孩子,常帶至餐廳用餐或外帶;到底餐廳兒童餐怎麼健康吃呢?專家建議,以單點、分食、多點一道蔬菜的料理,是較健康的選擇。漢堡、炸雞、烤豬排、義大利麵等,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4月4日是兒童節,帶孩子享用美食,家長不如動手做健康的佳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師洪湘瑜提供3道料理,包括烤飯糰、蔬菜肉餅、蘋果乳酸奶,不但材料簡單、做法輕鬆,營養價值高,適合正在發育、需要多種營養素的孩子。烤飯糰的材料,包括白米40g、雜糧40g、海苔1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