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心「肝」!最好的防病養生法就是健康人生的重點

小心「肝」!最好的防病養生法就是健康人生的重點

吳明珠的護肝養生法

熬夜、睡眠不足,是很多人的通病,也很傷肝。除了肝臟無法得到休息外,還得加班排毒運作,碰上應酬熬夜的肝更慘,必須幫忙排解酒精。這種爆肝的生活,是現代人的痛。

為了生活,打拚雖是應該的,卻也有應對方式。只要平時有空就做好護肝養肝的生活方式,就能像我熬夜忙碌卻不傷肝。

閉目休息

我常在工作空檔之餘,尤其是搭車,或是錄影前梳化時,抓緊零碎時間就閉上眼睛,調理氣息。因為肝主目,人的肝氣會從眼神中消耗掉,當肝太疲累時,眼睛會感到乾澀、糢糊,或是充滿血絲。最簡單的養肝秘方就是閉上眼睛。

除了不讓肝氣外洩,休息時,血會回流到肝臟,去補充並調節肝氣,因此,閉目養神,就是幫肝補充精氣神。中午休息時間不用睡太久,小睡十分鐘就能精神感覺飽滿。隨時隨地,只要有時間有機會,不論長短,把握時間閉目,就能養肝。

按摩眼周穴

上班族整天盯著電腦看,我也是一樣,現在又再加上手機、平板電腦當道,人手一支,幾乎醒著的時間都在盯著螢幕划手機,眼睛的傷害可說是愈來愈大。尤其長時間處於冷氣房、加上3C產品的輻射傷害,甚至近視族群配戴著隱形眼鏡等,眼睛如此重要,千萬不可以讓它過於勞累。

眼睛和肝臟關係密切,有些人明明睡眠很充足,不熬夜不喝酒,眼睛卻使用過度,你以為是傷眼,其實,是傷肝行為,過度消耗肝氣。

我只要有空,就會按摩眼周的穴道,以手指頭輕輕的按揉眼部四周,可以加速眼周的血液循環,氣血通暢,放鬆肌肉,讓眼睛舒緩,好好休息,保留肝氣。

消除眼睛疲勞──四白穴
位置:瞳孔下方約一寸的凹陷處,左右都有。

方法:除大姆指外的四根手指頭,在穴道處輕輕按壓,若能精準取得穴位,也可僅用一根手指按壓。

功效:四白穴是明目穴,可緩解眼睛疲勞,防止黑眼圈、老花眼、近視、眼疾等,常用3C用品的人,宜常按摩。

睡養肝覺

其實,睡眠的重點在於睡得對,而不是睡得多。睡眠不怕睡得少,一樣能把肝養得好。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三點是肝臟自我修復的時間,也是肝臟清理排毒的時刻,但人要在靜止躺平時,血才能回流到肝臟去養護。所以,只要在這段時間內,確實休息養生,做好養肝的功夫,其他時間自然能夠生龍活虎。

像我,如果覺得愈忙愈累,一定會睡養肝覺,晚上十一點前必定躺平,熟睡到凌晨三點再起床工作。睡養肝覺,勝過睡上白天一整天。

尤其是面臨考試,需要長時間念書的學生們,不要以為熬夜通宵讀書就有好效果,其實,那段時間讀書的效果是事倍功半,無論是記憶力或理解力都會變差,反而早起讀書,腦袋記憶力都會更好。

敲打按摩肝經

平時如果手空閒著,我就會手握拳頭,敲敲大腿內側,由上而下,或是由下而上都可。也不一定要敲打,用手按摩也可以。大腿內側是肝經行經之處,藉著敲打按摩的過程,能幫助肝經的氣血通暢運行。打通氣血,對於肝臟維護助益很大。<

天天笑嘻嘻

無論是生悶氣、暴怒,或是發脾氣等,都會損害肝臟。所以,雖然我是個急性子的人,做事像個急驚風,但是,我從不發脾氣,遇到事情時,很快就會處理,心中有什麼煩悶的事,也會在第一時間就放下,決不掛記在心頭。

我的朋友們都知道,吳明珠是直腸子,有話就直說,有事就快做完,總是笑嘻嘻,完全沒有煩惱,其實煩惱失眠生氣又不能解決事情,乾脆睡個覺,醒來再好好處理。

吹口哨

中醫在看舌頭望診時,舌尖屬心,舌尖兩邊屬肺,舌兩邊屬肝膽,舌根則屬腎,所以,當我們以吹哨的嘴型,發出噓聲時,就能刺激到舌頭的肝膽位置,藉著發音吐出氣息時,達到疏肝理氣的作用。

如果不會吹口哨,只要以吹口哨的嘴型,發出噓聲即可,試試看,當噓完後,都會有舒暢的感覺,這正是悶住的肝氣被疏解掉了。

多接觸綠色,多吃綠色食物

中醫上,五色對入五臟,青色入肝、紅色入心、白色入肺、黃色入脾、黑色入腎。而在西方的顏色療法上,也認為綠色能夠舒緩緊張感,所以,在室內可以多種綠色的植物,經常觀賞可以舒緩緊繃的心情。

在我的生活環境中,綠色充斥在我的周邊,無論是家裡或是診所診間,都有綠色的植栽;吃東西上,每餐一定都有綠色青菜,像是菠菜、芹菜、芥蘭菜、綠豆等,都是對於肝臟有幫助的青菜。

有空時也常往公園綠蔭的地方走,多看綠色的植物,對眼睛很好,當眼睛感覺到放鬆休息,也就對肝有幫助。

喝的補肝法

每天早上一起床,我一定先喝一杯溫開水,幫助腸胃開始活動,也幫助肝臟的氣血流通,溫開水對身體最有益。

多喝水能減少毒素,減輕肝臟負擔,還能促進新陳代謝,預防脂肪肝。我一天至少喝2000cc的水或是茶。

如果覺得喝水很膩,也可以隨著心情喜好,改喝玫瑰花茶、菊花茶等,在茶中加上幾顆枸杞,早餐時吃燉煮銀耳甜湯,這些都對養肝十分有幫助。

至於酒類及含糖飲料,我則完全拒絕往來,這類飲品只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影響新陳代謝、身體的血氣循環。也建議大家,少喝飲料多喝水,肝臟才能變得更好。

小心「肝」!最好的防病養生法就是健康人生的重點

本文摘自《吳明珠教你養好肝:痠、抽、痛、麻都掰掰!過敏、脂肪肝、眼睛乾澀、口臭、躁鬱、不性福…統統有解!
【本文由時報出版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想像過嗎?電池竟然也可以彎曲、捲繞、摺疊且擁有布料的韌性!成功大學材料系教授洪飛義研究團隊與台南不織布大廠康那香公司共同研發高科技鎂布充電電池,結合鎂陶瓷粉末與不織布,僅1元硬幣大小的鎂布電池,就可讓LED燈泡持續發亮超過36小時,既是布料也是電池,成功實現紡織與電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美麗的肌膚是要靠後天的努力保養來得以維持,根據統計,台灣女性一年在美肌產品消費市場上能創造出近千億元的規模。女性愛美保養,不僅使用臉部保養品、體內補充保養美容飲、傳統做臉,到當今盛行醫美科技保養也都在投資之列。近年來,女性在肌膚管理趨勢更喜愛採複合式保養,除了日常塗抹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連水瓶蓋都轉不開 當心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52歲的A女士兩手關節腫脹疼痛、僵硬,居家生活連轉動鑰匙及打開水瓶蓋都感困難,漸漸地下肢關節也出現脹痛,驚覺不對勁,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她使用傳統的抗風濕藥物,效果不彰,每天上下公寓樓梯萬般痛苦,幾乎要放棄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佛系防疫惹議!新冠肺炎燒向英國,英國首相日前公開喊話,要民眾做好失去親人的準備,甚至內閣提出爭議的「群體免疫方針」,讓大部分民眾自然感染獲得抗體。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指出,此舉恐讓疫情更加擴散。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李秉穎則稱「荒謬、可笑」,表示只會加速疫情,無法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