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心! 甲狀腺癌沒有明顯症狀

小心! 甲狀腺癌沒有明顯症狀

()

當甲狀腺長腫瘤時可能是良性囊腫、甲狀腺結節或是甲狀腺癌,一般而言甲狀腺癌不會有明顯症狀,多數是頸部摸到腫塊;或是因腫瘤過大壓迫產生無原因的聲音沙啞,吞嚥困難,呼吸困難。藉由身體健康檢查的觸診、甲狀腺超音波發現腫塊,懷疑時會先做細針抽吸,在甲狀腺超音波的引導下,利用細針抽取少量的細胞,透過細胞學染色,在顯微鏡下檢查有無癌細胞,此檢查精確度高,但還是會有偽陰性的結果,最正確的診斷還是手術的組織,經由病理科醫師判讀確診。

術中確認是否為癌症

當甲狀腺疾病需手術治療,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如有疑似甲狀腺癌,會於手術中進行冷凍切片化驗,一旦確診為癌症,醫師會判斷是否進行頸部淋巴腺廓清術,但有些甲狀腺癌無法由冷凍化驗判斷出來,還是需術後的病理報告才能確診。

超音波手術刀降低疼痛及出血量

傳統甲狀腺手術利用頻繁的綁線來止血,目前有超音波手術刀,利用超音波震動將組織切割時同時達到止血的效果,可以減少傳統手術中電燒刀使用,降低疼痛及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而超音波刀在相較低的溫度下進行,對組織及神經的傷害也較少費。

少部分發生永久性聲帶麻痺

少部分病人會有聲音沙啞及手腳麻木的情形出現,主要是返喉神經引起的聲帶功能異常及副甲狀腺功能失調,一般會在手術後兩週內恢復。不過仍有少部分的病人會發生永久性的聲帶麻痺,目前可以於手術中運用自費喉返神經偵測系統減少傷及喉返神經,降低永久性聲帶麻痺的發生。

碘的攝取過與不及都不好

對於甲狀腺腫大的預防,於民國56年起國內已全面實施食鹽加碘的政策,所以目前多數食鹽中都含碘,但是近來不少人為追求美食,選擇岩鹽、玫瑰鹽、天然鹽等精緻進口食鹽,或為控制血壓選擇低鈉鹽,此種食鹽就不一定有添加碘,所以要由其他食物例如海帶、紫菜、高麗菜、花椰菜、海鮮等食物補充碘,但是攝取過多碘也有可能會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所以過與不及都不好,還是需謹慎選擇,應採均衡飲食為上上策。(文章來源:國泰綜合醫院社區護理組腫瘤個案管理師牛繼明、國泰綜合醫院乳房中心主治醫師蔡明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6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全台Covid-19疫情延燒,各醫院及各地篩檢站之採檢量暴增。為因應龐大的採檢需求,新竹臺大分院於4日引進目前國內最新、最快速的「高通量全自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系統」,此系統之檢驗流程全程自動化,採用機械手臂進行操作,載入專屬檢體編號,可避免因人為誤差造成的檢驗結...

閱讀詳情 »

2021.06.05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6月5日為止,已經有225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全台醫院傳出有確診病人脫序的案例!臺中慈濟醫院設立專責病房收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人,因防疫需求,病人只能在病室活動,護理人員除定時治療與送餐,都是透過通訊軟體關懷與協助。照護團隊深刻體會病人長時間身處有限空間的壓力,特別推出律動時間,增加病人活動力,也希望透過健康操的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在3日記者會中表示,相信絕大部分醫護人員的感染是來自社區,院內感染是少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則向媒體表示「北市聯醫各院區過去尚未有院內感染,感染源全在院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聲明表示,對此深感錯愕又痛心,這麼多基層醫療人員辛苦首在第一線,冒著感染的風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