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工會喊話醫院:承認院內感染 保障員工「因公感染」補償

工會喊話醫院:承認院內感染 保障員工「因公感染」補償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在3日記者會中表示,相信絕大部分醫護人員的感染是來自社區,院內感染是少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則向媒體表示「北市聯醫各院區過去尚未有院內感染,感染源全在院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聲明表示,對此深感錯愕又痛心,這麼多基層醫療人員辛苦首在第一線,冒著感染的風險、忍耐隔離衣的不便與燠熱、還要擔憂醫療暴力,而醫院和政府,質疑此時卻優先想著撇清責任。

北市聯醫員工染疫的實際案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提到,回顧此波疫情之始,鄰近萬華的和平院區爆出普通病房有住院患者突然確診,醫院調閱監視器,匡列隔離了五十位照護確診者時,防護隔離不足的員工。後續有遭匡列的護理師感染,越來越多員工可能接觸院內已確診員工而感染住院。醫院在記者會上說,他們都是因為上班時行經萬華的關係。

昆明院區外包員工,五月初例行性前往萬華茶室進行性病防治工作後,回辦公室其他同仁繼續一起工作。五月底,前往萬華茶室工作的員工陸續確診,同辦公室、未前往茶室工作的同仁也紛紛確診。地方衛生局疫調時一口咬定,你是不是下班後有去茶室玩?不要隱瞞喔,說出來沒關係。

由於護理人力不足,仁愛院區要求病房助理,去急診支援照護篩檢陽性的臥床病患,為他們翻身換尿布等。上陣前,病房助理只有「看」主管示範穿脫隔離衣,未有其他教育訓練。一週後該名病房助理確診。與之頻繁互動一起工作、但未照護確診病患的同事也確診。

工會想問,這些員工都是「院外感染」嗎?都與工作無關嗎?

「因公染疫」的雇主責任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聲明強調,醫護在醫院內照護確診患者、接觸確診同事,且接觸時防護不足,這是鐵打的事實。北市府公共衛生任務,社區居家、快篩站、最近推出的快篩特攻隊,用的都是聯醫員工。柯市長也說進入社區,疫調工作困難。此時應放寬認定,員工感染很可能是來自院內,若來自院外也很可能與工作相關。醫院卻反其道而行,把感染可能的原因往外推、推到員工自己的身上。工會認為,醫院這麼做除了面子問題,更可能是為了逃避員工「因公染疫」的雇主責任。

副總院長在記者會上說,和平員工確診都是來自萬華地緣關係,不是院內感染。工會想要問問副總院長,確診的基層員工還在發燒還在喘,家人也紛紛感染住院,你敢不敢走進員工的病房、看著他的眼睛,說這是社區感染,醫院概不負責?

醫院員工「因公感染」的認定,不但影響領取政府慰問金,更涉及職災補償,住院期間醫療費用、若不幸失能的原領工資給付等。醫院對外放話「都是院外感染」,對內則有主管阻攔員工通報職災;工會想問,原來我們就只是免洗筷而已嗎?醫院只要我專業與勞力付出,作為防疫的工具,而我受的傷害,都是我要自己解決、面對的嗎?醫療業員工辛苦堅守岡位,冒著感染、承受醫療暴力的風險,是要這樣被醫院糟蹋的嗎?

最沉痛呼籲:盡速亡羊補牢,別再政治遮眼

18年前SARS和平封院事件,起因於政府與醫院為了「三零紀錄」(零社區感染率、零移出率、零死亡率)的數字來保全面子,不願意面對已經發生的危害。北市聯醫不願意承認已經發生的院內感染,不願意檢討改善、對症下藥,破口持續存在,必定會導致更嚴重的系統性問題。而政府缺乏對醫院第一線現況的正確認識,也恐將造成更大的副作用:院內管控失當、人力調派錯誤、醫護權益損失等等。

釐清感染源、檢討目前感染控制的程序問題,好保護更多員工,是醫院的責任和作為防疫執行之必須。工會站在保護全體基層員工的立場,發出最沉痛的呼籲,請北市聯醫立即亡羊補牢,別再政治遮眼。員工的生命安全,比醫院的名聲重要一百倍;這不但是雇主的責任,更是作為醫者最根本的良心。

【延伸閱讀】

更年期荷爾蒙替代療法 證實不增乳癌風險兼預防骨鬆

吸入性肺炎患者近4成有吞嚥困難 調整食物質地為解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3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判斷一個人年齡從「頭」開始,但許多雄性禿患者明明正直青壯年,從頂上看來卻像個50歲中年男子。醫師提醒,植髮手術逐漸盛行,有禿髮困擾的民眾,若想趁著農曆年節為自己改頭換面一番,選擇醫師時一定要做到「五查」,而醫師在手術前必須做到「三評」,才能降低植髮風險,提高滿意度。開業醫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罹患乳癌的章媽媽,與大多數患者一樣接受化學治療,沒想到療程結束後兩個月,居然急性肝炎發作,送至醫院緊急使用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才撿回一命,章媽媽才知道原來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每6個人之中,就有一人是B型肝炎帶原者,加上癌症是國內十大死因之首,接受化療的B...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肺癌末期的張小姐多麼希望能用生命中僅剩的6個月,帶著寶貝女兒和先生一起旅遊,為彼此留下人生最後的完美回憶,但卻因化療的副作用─深部靜脈栓塞,導致下肢水腫,連下床活動都會造成腫脹與疼痛,更別說是旅遊了。張小姐原本以為這一切不過只是妄想罷了,沒想到「物理性血栓抽吸術」卻改變了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今年農曆春節年節長達九天,不少人都趁此機會安排出國旅遊,好好放鬆一下;根據過去經驗,許多出遊民眾常因不適應當地氣候變化及飲食,回國後就因身體不適而至醫院求診,尤其以腸胃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最為常見。由於國人出國旅遊會因一時疏忽,未留意旅遊當地的衛生安全,誤食生冷或不淨的食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