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腦萎縮症多中年發病 身體器官逐漸退化

小腦萎縮症多中年發病 身體器官逐漸退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小腦萎縮症是罕見疾病的最大宗,大多在中年發病,多數家族屬顯性遺傳,遺傳機率高達50%以上,當身體基因出現神經漸進式退化時,走路搖搖晃晃,為保持平衡、兩腿微張,走路狀似企鵝,又稱「企鵝家族」。

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理事長高宜鳯表示,小腦萎縮症發病初期走路不穩、講話不清楚、手眼不協調、容易嗆到,中期需靠助行器或輪椅代步、吞嚥困難,後期則長期臥床、裝鼻胃管尿管、失去語言、吞嚥能力,需家人24小時照顧。另一散發型患者,無基因變異,但發病後所有症狀與遺傳型類似。

慈祐宮帶領其他宮廟 贈送病友物理治療儀

小腦萎縮症患者在發病過程中意識清楚,肢體及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病程長達15~25年,由於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可治療,僅能依靠持續復健來延緩退化。有感弱勢小腦萎縮症病友的痛苦,由台北市松山慈祐宮陳董事長主導,並帶領台北市中崙福成宮及台北市木柵忠順廟,共同捐贈計10床「物理電位治療儀」,希望藉由物理電位治療儀之運用,改善病友身體狀況。

關懷弱勢不落後 捐助普渡物資

台北市松山慈祐宮除捐贈物理電位治療儀以外,更在農曆七月中元節時,捐贈普渡物資給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並以環保袋分裝成一百袋,協會也在收到普渡物資後,以最快的速度分送到北區經濟弱勢病友家庭。該協會希望社會大眾共同關心小腦萎縮患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4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近來適逢大暑、天氣炎熱,午後雷陣雨頻發,上週苗栗一名男子冒雷雨在河堤慢跑被雷擊中的新聞轟動全台,緊急送醫搶救後雖一度恢復生命徵象,最後仍是傷重不治。在此事件之前,不少民眾對於雷擊傷感到陌生,也不清楚該如何現場急救處理,台灣外傷醫學會前理事長簡立建醫師表示,面對雷擊傷者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看到奧運健兒在場上的表現,真心以他們為榮,比賽時可以鎮定、自信、專業展現苦練多年的成果,真的很不簡單。上場競賽時,為了追求最佳表現,需要強化的「心理技能」包括,成績落後時保持鎮定,不管什麼狀況下都對自己有信心,面對壓力時,懂得運用有效的方法,釋放身心壓力。遇到瓶頸或挫折,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國防疫等記降至2級約1周,今(2)日台北市與新北共同決定8月3日開放飲食內用,先觀察2周再確認是否再放寬;同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雖然國內疫情穩定,但8月9日後疫情警戒不會有太大改變。 中央流行疫情疫情指揮中心公布,8月2日增加14例新冠確診個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7月31日至8月1日全國新冠疫苗接種約15.9萬人次,累計全國施打約827萬人次,人口涵蓋率約33.56%;另一方面,指揮中心公布1名37歲男性,接種莫德納後6日死亡。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7月31日至8月1日通報4例接種莫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