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腦萎縮症家庭3成弱勢 安養不可輕忽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走路不平衡、說話表達不清,甚至必須靠輪椅代步的小腦萎縮症,是一種罕見的精神退化性疾病,其中家族遺傳型集體發病率超過5成,常造成「一家多殘」的口足連續發病情形,導致約超過30%病友家庭為高風險與經濟弱勢,讓照護者背負極大壓力,因此「安養」成為不可乎視的重要課題。

全名為小腦運動失調症的小腦萎縮症,是以小腦為主的神經系統退化造成運動協調障礙。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主任宋秉文醫師說明,因小腦主要控制肌肉協調、走路時身體的平衡、動作的平順、說話清晰度、吞嚥的順暢及眼球的運轉,因此患者初期容易跌倒、說話表達不清;中期出現發聲及吞嚥困難、行動不便需要輪椅代步;末期已無法自行管理日常生活,嚴重者臥床不起,然而痛苦的是,他們的意識一如往常。

「一家多殘」是小腦萎縮症病友與家屬的夢魘,也是造成家庭經濟快速惡化的主因之一;小腦萎縮症分為家族遺傳型及散發型,其中家族遺傳型由基因代代相傳,發病年齡多於30-50歲間,集體發病率超過50%,更有一家三代40人患病的悲劇。

社團法人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指出,若病友缺乏適當的安養與照護,對其身心靈恐造成二次傷害,也相對讓照顧者與家庭成員承受更大的壓力;呼籲有困難的家庭可透過該協會連結外部資源、就業媒合或經濟補助等服務,減低家庭負擔,也讓自己活得更有尊嚴。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51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同樣的一種癌症,為什麼病患治療的方式不相同?方式相同,但治療的效果卻不一樣?這不只病患和家屬難懂,對醫師來說,同樣也很難!次世代定序技術(NGS)平臺 擬定個人化精準治療成大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顏家瑞醫師表示,目前了解癌細胞可能累積多重的基因突變,不同類型的癌症發展過程可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子宮頸癌位居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九名,主要是因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所導致。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家庭醫學科洪恩琪醫師指出,臨床上,又以感染型HPV第16、18比例佔60至70%,雖感染後大多會自行痊癒,但仍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容易埋下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39歲的黃小姐,發現最近肚子胖1圈,腰圍也明顯變粗像是多了個泳圈,褲子變得有點緊,她趕緊運動鍛鍊身體,但再怎麼訓練,肚子肉依舊消除不了。最令她感覺奇怪的是最近食慾下降,明明沒吃什麼就感覺飽了,還常常感到腹部脹氣,尋求腸胃科解決脹氣的問題,吃了醫師開立的腸胃藥,也依照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42歲張先生,因為解尿不順且勃起功能變差而至奇美醫學中心就診,經安排一系列檢查後,診斷有攝護腺慢性發炎及輕微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同時也發現有睪固酮低下的問題,在接受治療期間,張先生提到因在高壓力環境下工作,且需要輪班而導致長期睡眠品質不佳,也造成工作表現及日常活力似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