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少年得「痔」怕痛拒手術 醫:多模式止痛方式,有效控制術後疼痛

少年得「痔」怕痛拒手術 醫:多模式止痛方式,有效控制術後疼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7歲小凱(化名)目前在百大企業擔任資安工程師,由於每日公務繁雜,加班或熬夜幾乎是工作常態,長久的工作時數讓小凱苦不堪言,因為只要久坐如廁後就會感覺肛門卡卡壓迫疼痛,甚至排便後開始出現流血與分泌物,由於擔心是大腸病變,便趕緊前往醫院檢查,經醫師評估後發現,原來是長期久坐導致肛門長痔瘡,鬆了一口氣的小凱在醫師建議下考慮接受痔瘡手術治療,但即使醫師說明手術流程安全疼痛度低,但怕痛的小凱擔心術後傷口疼痛影響工作,遲遲無法下定決定接受手術。

疼痛也可以被管理 多模式止痛夯

一開始非常抗拒開刀的小凱,最後受不了痔瘡帶來的疼痛與坐立難安,毅然決然決定手術,在外科醫生與麻醉醫師的詳細解說下,才知道原來現今,疼痛也可以被有效地控制管理。國泰綜合醫院麻醉科主任汪志雄醫師表示,目前各大醫院皆有提供手術後疼痛服務,不論是全身性或區域性止痛,口服或針劑止痛藥,靜脈式病人自控式止痛,神經阻斷術或硬脊膜外腔靜脈式自控止痛方式等等,病患可依自我期許之術後狀況,與醫師諮詢討論,醫師也會依照病患的身體狀況與手術規格,給予最佳的術後止痛建議。

多模式止痛減低患者術後疼痛

汪志雄醫師說明,傳統的術後止痛是當患者感到疼痛時,會先跟護理人員反映請他們來施打止痛針,但通常護理人員工作繁忙,因此一般的等待時間約需半小時,對於正在疼痛的患者來說,是相當地煎熬。其實任何手術都應該要做術後止痛,因為開刀後麻醉一退,就會感到越來越痛,若患者出院後回家休息,只靠普拿疼及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是不夠的,部分病患還是會因為術後疼痛而去急診求助。近年來術後疼痛管理意識抬頭,如對術後品質較為要求的病患,也會同步建議搭配七天型長效止痛針劑,即使病患術後出院,依舊可維持患者有效的止痛,如此不但維持舒適的術後品質,也可減少因持續的術後的疼痛,而造成之慢性疼痛,那就麻煩了。

勿因疼痛而拒絕開刀 應積極與醫師討論

汪志雄醫師提醒,雖然目前止痛方式多元,但是每一種止痛方式還是需要依照病患的病史、病情與身體狀況、術後疼痛種類、開刀類型、 術後復健與自我期許等需求來調整設計、呼籲民眾千萬不要因為害怕疼痛,而延誤了疾病治療的時間,應積極就醫,並於術前麻醉諮詢時,與麻醉專科醫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多模式止痛方式,才能擺脫不愉快的手術醫療經驗。

【延伸閱讀】

痔瘡最愛這些人 你上榜了嗎?

擦的葡萄糖胺是什麼 它能幫助筋骨靈活軟Q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2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在一個炎熱的夏季裡,你毫不猶豫地從冰箱中拿出一個西瓜,輕輕劃開一個小口,或直接把大西瓜切成兩半,拿根勺子,搬到電視機或電腦前。你迫不及待地在西瓜最中間挖一口,放入嘴裡,感受這冰爽清甜......不知不覺開始有點飽了,一看還有大半個西瓜呢,本著堅持不浪費的原則,含著淚也要把它吃完...... 西瓜挖...

閱讀詳情 »

昨天在媽媽群裡,一位媽媽說起了自己生孩子時的囧事,她說當時醫生教她用力的時候,一直說找找拉大便的感覺,結果好了,孩子沒出來,大便真的先出來了!當時把她給尷尬的啊!幸好醫生們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當即就給處理了,只說了一句:「你還真拉啊!」 結果,她剛說完,媽媽們七嘴八舌聊開了,才知道居然類似這樣在產床...

閱讀詳情 »

迪倫‧本森在同死神作戰:他要留住未出生的兒子艾弗。 加拿大人迪倫‧本森已經通過陌生人募集了9.1萬美元,因為他懷孕的妻子已經腦死亡,需要資金維持她的生命補給,直到孩子出生。 嬰兒艾弗 迪倫‧本森在博客上記錄下了他的悲傷,他稱這種悲痛是「他的岩石」,(典故來自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的故事。)儘管如此,他...

閱讀詳情 »

這塊肉竟然還「活著」! 每個人購物時都希望買到的食物是最新鮮的。中國山東的程女士就買到了超級新鮮的牛肉,因為當她將牛肉帶回家並準備料理時,竟然發現牛肉在跳動。這種離奇的現象讓程女士非常害怕,擔心牛肉被動了手腳,但檢測後卻發現並沒有異樣。   ▼這就是那塊牛肉。   圖片來源 程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