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就是要煮全家人的飯! 無謂堅持恐是失智症

就是要煮全家人的飯! 無謂堅持恐是失智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吳奶奶煮飯時一定要煮「全家人」的分量,即使家人不回來吃飯,奶奶仍堅持要煮這麼多,全家人還為此不高興。吳奶奶每天都在「煮飯」這件事情上鬧脾氣,除了煮飯之外,什麼都不想做,整日躺在床上。吳奶奶的兒子希望能改善家中氣氛與母親的狀況,因此打電話向台灣失智症協會求助。
協會人員說,家訪時,吳奶奶的反應很少,表情淡漠,同時也發現家人對於失智症的病症與照顧技巧的認識極少,多以自己既有的思考去理解、要求患者,使彼此都備感壓力。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敬堯副處長表示,因人口老化,失智患者數快速成長,相關服務更需要不斷精進,除以電話關懷與居家訪視外,北市府也辦理兩場戶外休閒抒壓活動,藉由出遊活動結合指紋捺印資源,預防長者走失。黃敬堯說,戶外抒壓活動除了創造失智症者及家人正向相處經驗,同時也能減輕家屬照護壓力,提升家屬與失智者的生活品質,是讓家屬喘息的一種方式。
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說,失智症病程可長達10多年,多數的家庭除了要面對複雜的照護問題與身心壓力之外,其實需要更多元的服務,因此今年開始採取個案性的輔助。秘書長強調,社區中的失智症患者,生活大多依賴家屬及外籍照顧者協助,缺乏適當的社會資源及諮詢管道,長期下來對於照顧者的身心狀況造成負面影響。
因此,若全台能在第一時間提供失智症家庭所需資源,滿足家庭的需求,即可避免憾事的發生。北市衛生局的主動電話關懷及訪視,讓資源介入家庭,不但減輕照護壓力,也提升家屬與失智者的生活品質。
台灣失智症協會楊舒茜社工員表示,從電話關懷與家庭訪視過程依家庭的需求,將失智資源帶入家庭,包括照顧指導、照護資源、非藥物治療活動等。失智症家庭開始使用社會資源後,長輩變得開朗、家裡的氣氛變好了,手足間對於照顧上的爭執也變少,對病患與其家屬之間都是雙贏局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6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近期國健署公布今年5月起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為了防疫醫療院所啟動降載政策,也因疫情影響民眾的就醫意願,導致癌症篩檢量下降,截至110年7月28日止有248萬人次接受篩檢,相較109年同期減少約1成。近期國內疫情減緩,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疫情趨緩之際,民眾除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年人最常見的白血病,好發於60歲以上長者。發病後,大量癌細胞會隨著血液循環到全身,對健康衝擊劇烈且病程發展快速。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侯信安醫師說,過去40年來治療武器僅有化學治療或幹細胞移植,年長及共病症的體弱患者因難以承受標準化療的副作用,僅能降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有「童年逆境經驗」嗎?會對心理產生什麼深遠的影響?諮商的過程中,發現有非常多的當事人曾經有過「童年逆境經驗」,像是成長過程不斷被語言羞辱怒罵,經常性被肢體暴力對待,被不喜歡的方式碰觸、侵犯身體,無論在情感或情緒上都被長期忽略,身體上長期疏於被照顧,父母離婚後沒有歸屬感,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有10名民進黨英系立委呼籲「該換年輕人上」,讓18至20歲同步預約施打BNT疫苗。 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18、19歲可選擇打AZ與莫德納,只是現在尚未排到這年齡層還,指揮中心也注意到這個問題,將思考如何平衡一下。 受到接種後死亡個案,以及近200萬劑BNT疫苗即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