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就要聽「婉」報》 「可以不要再救嗎?」病童的請求,讓醫師揪心的時刻

 

就要聽「婉」報》 「可以不要再救嗎?」病童的請求,讓醫師揪心的時刻

台北醫學大學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小兒腎臟科張濱璿醫師。(張濱璿提供)

 

就要聽「婉」報》 「可以不要再救嗎?」病童的請求,讓醫師揪心的時刻

 

「救?」還是「不救?」當父母堅持全力搶救與病童渴望不同時,怎麼辦?當孩子偷偷透露,想當個快樂的「小天使」時,他們的心聲,能被聽見嗎?在華人常以成人權力為導向的社會型態中,小孩有耳無嘴順從就好,但是,注重兒童權的國家,早已開始重視與落實兒少最佳利益與表達權利,即便是在專業醫療行為中。他們如何做到?

 

去年11月,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頒布30週年,今年4月4日兒童節前,台灣官方首本蒐集橫跨醫療、福利、司法及教育領域的兒童權案例彙編正式出版,思索究竟何謂公約中的兒童最佳利益,並將之具體化!本集節目,訪問台北醫學大學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小兒腎臟科張濱璿醫師,分享醫療現場另一種思維。

 

就要聽「婉」報節目有獎活動~寫下我的最愛(哪一集節目),好禮相送!即日起到4月20日止。(點我

 

就要聽「婉」報》 「可以不要再救嗎?」病童的請求,讓醫師揪心的時刻

編輯人語:

《優傳媒》為了提供讀者更多元、優質的新聞素材,特別與中央廣播電臺(RTI)《就要聽「婉」報》節目合作,每星期一至五18:30~19:00節目播出後,大約自20:00起,即可在本刊收聽主持人與您聊新聞、談生活、說故事, 打破同溫層、擺脫大數據、看見新聞幕後, 聽見社會另一種聲音。

 

節目主持人詹婉如,央廣新聞部專題記者,曾獲4座卓越新聞獎、1座曾虛白新聞獎、1座社會光明面新聞獎、5座廣播金鐘獎、2座英國AIB專題報導獎、1座紐約新聞專題金獎。2010年自東吳大學人權碩士班畢業,2018年起,於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班進修中。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 這種常被忽略的傷疤 就是被恙蟲咬的特徵--焦痂 夏天到了,  每到假日和全家大小一起野外出遊是最開心的事, 沒想到去野外玩回來, 家裡好幾個人的腳上和身上都出現很多不明的紅色斑狀疹, 幾天之後甚至變成右圖這樣不會痛的傷口( 焦痂 ), 斷斷續續發高燒、咳嗽、喉嚨痛等症狀, ...

閱讀詳情 »

Mary最近覺得壓力好大,連睡眠品質都變得很糟糕,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當工作或生活過勞,導致身心壓力過大、飲食不均衡、生活方式不正常時,很容易導致自律神經運作的異常。最常見的自律神經失調模式,是交感神經過度亢奮、副交感神經功能低下、整體自律神經活性低下。 交感神經過度亢奮,會產生心悸、呼吸困難...

閱讀詳情 »

為讓大腦、身體休息,人類一天平均得花6-8小時睡覺,而睡眠時多多少少都會「做夢」,精神分析學者認為,「夢境」反應的是被壓抑的慾望;而大腦科學家則認為,「做夢」是為了讓大腦釋放資訊。而民眾一週平均有幾天會「做夢」呢?為瞭解國人「做夢」的頻率,故波仕特針對此議題進行調查。 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

閱讀詳情 »

今天要來討論的議題是抽菸。奇妙的是,大家都知道抽菸有害無益,可是抽菸的人卻常常會告誡其他人不要抽菸。這不是很矛盾嗎?▼泰國這支廣告一針見血到許多抽菸的人都沉默了▼在現今這個都市裡,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有的因為壓力大要紓壓,有的因為年輕不懂想耍帥,你會看到,無論男女老幼,手上都有一根菸▼即使你認為她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