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居家快篩不碰壁!掌握5重點避免篩檢誤判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居家快篩不碰壁!掌握5重點避免篩檢誤判

居家快篩試劑核准發售逾兩個月,疫情逐步緩降後,企業與學校也積極自主管理,配合居家快篩、確保工作與校園環境健康。隨著民眾使用經驗與需求逐日增加,醫師建議,居家篩檢適合在確診者較多的高風險區,或與確診者足跡重疊時使用,如果民眾有疑慮,在疑似發生接觸的兩周內,可以每五天進行一次篩檢,之後每周進行一次即可,期間若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診斷。
 
試劑之間的差別在哪裡?如何選擇?
目前核准發售的居家快篩試劑有很多品牌,民眾常無從下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宥達指出,居家快篩試劑主要分為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核酸檢測採用分子增幅技術,檢測檢體中是否有病毒的遺傳物質,優點是在病毒量低的時候就能偵測得到,陽性一致率較高,約為97%,但所需費用較高、時間也較長;而抗原檢測則是運用可以專一結合新冠病毒的單株抗體,就像是鑰匙與鎖配對結合開鎖的概念,操作方便,且時需較短,但需要病毒量較多才偵測得到,且陽性一致率較低,約為90~94%。不論是核酸檢測或抗原檢測,兩者都是從鼻腔採檢,因為鼻腔的病毒量比口腔更多。 

至於應該選擇哪一種類型的快篩試劑?陳宥達分享,若是染疫風險不高者,或是進行定期快篩管理者,考量到成本,建議可以選擇抗原檢測即可,但如果三天內曾有高風險與確診者接觸過的話,則該使用核酸檢測,靈敏度較高、比較不會造成誤判。

該怎麼使用居家快篩才能避免失準?
由於居家快篩試劑必須自行操作,部分民眾在閱讀說明書後仍有疑惑,陳宥達提供五個注意事項:
1.操作前清潔雙手:若是手部不潔,細菌可能會污染拭子(棉棒),造成結果失準。

2.閱讀保存期限:跟所有日用品一樣,過期的快篩試劑可能失去效力,結果也無法參考。

3.使用前再開封:有些民眾拿到快篩套組後,就會拆封所有物件備用,可能造成未使用的內容物過早暴露於環境、影響結果。 

4.拭子應充分浸泡於試管:有些民眾以蜻蜓點水的方式將拭子沾入試管,但浸泡若不夠久,檢體與緩衝液無法混和,無法得到正確的結果。

5.擺放日期拍照存證:建議可將檢驗結果與可顯示日期的物品放在一起拍照,以便後續做為證明使用。 

各廠牌試劑在操作上有些許不同,詳細步驟參照各廠牌說明書。當所有檢測步驟完成後,請妥善處理廢棄物,以免造成環境污染。

擔心出現偽陰性與偽陽性,可以怎麼做?
陳宥達表示,若是CT值過高、無症狀感染者或採檢不確實,都會影響到檢測的準確度。若民眾擔心自己出現偽陰性(即已受到感染,快篩卻呈現陰性),建議五到七天後再做一次快篩,緩解心中的疑慮。

若快篩結果呈現陽性或者有身體不適的狀況,無論是否為偽陽性(並未受到感染,快篩卻呈現陽性),由於快篩試劑的目的是快速篩檢出可能確診者,建議儘快通報各地衛生局進行進一步檢測。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喝冰的、喝熱的,就感到牙齒一陣酸軟不適嗎?可能是敏感性牙齒作祟!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當牙齒磨損、牙齦萎縮發炎時,使牙本質外露就會因食物刺激而出現酸、痛等不適感受。  健康的牙齒外層是一層堅硬的珐瑯質,然而,若是因為潔牙習慣不良、牙齦問題導致珐瑯質磨損或牙齦萎縮時,就會使牙本質外露。而牙本質內...

閱讀詳情 »

接受復健治療時,居然感到一陣暈眩、想吐、全身無力,到底是怎麼了?佑康復健科診所院長張凱翔醫師表示,這就是暈針的典型症狀!其實暈針並不僅限於用針的狀況下,復健科常見的電療、徒手治療等處置方式也都可能出現暈針的反應喔!  暈針,是一種對於身體處置的急性表現,但卻不僅限於對於用「針」後的反應。佑康診所張凱...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麵包是許多國家人的主食,大家也熟知全麥麵包的營養價值比白麵包高,但有新的研究指出,到底何種麵包對身體比較好,還是要看自己的身體狀況而定,所以,不見得全麥麵包對每個人都最好喔。 在Cell Metabolism期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讓二十個人一半人吃全麥麵包,另一半人吃...

閱讀詳情 »

又到了颱風來襲的高峰期,前幾天中颱尼莎和輕颱海棠雙重夾擊台灣,造成不小的傷害;而近幾年更因為氣候環境的變化,台灣到了9、10月都還會受颱風的影響,每每都會帶來大量的雨水,造成土石泥砂堆積,但當集水區附近的排水設備沒有完善,所造成的積水及水質汙染,會讓我們在颱風過後無形中使用受污染的水。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