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居家快篩不碰壁!掌握5重點避免篩檢誤判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居家快篩不碰壁!掌握5重點避免篩檢誤判

居家快篩試劑核准發售逾兩個月,疫情逐步緩降後,企業與學校也積極自主管理,配合居家快篩、確保工作與校園環境健康。隨著民眾使用經驗與需求逐日增加,醫師建議,居家篩檢適合在確診者較多的高風險區,或與確診者足跡重疊時使用,如果民眾有疑慮,在疑似發生接觸的兩周內,可以每五天進行一次篩檢,之後每周進行一次即可,期間若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診斷。
 
試劑之間的差別在哪裡?如何選擇?
目前核准發售的居家快篩試劑有很多品牌,民眾常無從下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宥達指出,居家快篩試劑主要分為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核酸檢測採用分子增幅技術,檢測檢體中是否有病毒的遺傳物質,優點是在病毒量低的時候就能偵測得到,陽性一致率較高,約為97%,但所需費用較高、時間也較長;而抗原檢測則是運用可以專一結合新冠病毒的單株抗體,就像是鑰匙與鎖配對結合開鎖的概念,操作方便,且時需較短,但需要病毒量較多才偵測得到,且陽性一致率較低,約為90~94%。不論是核酸檢測或抗原檢測,兩者都是從鼻腔採檢,因為鼻腔的病毒量比口腔更多。 

至於應該選擇哪一種類型的快篩試劑?陳宥達分享,若是染疫風險不高者,或是進行定期快篩管理者,考量到成本,建議可以選擇抗原檢測即可,但如果三天內曾有高風險與確診者接觸過的話,則該使用核酸檢測,靈敏度較高、比較不會造成誤判。

該怎麼使用居家快篩才能避免失準?
由於居家快篩試劑必須自行操作,部分民眾在閱讀說明書後仍有疑惑,陳宥達提供五個注意事項:
1.操作前清潔雙手:若是手部不潔,細菌可能會污染拭子(棉棒),造成結果失準。

2.閱讀保存期限:跟所有日用品一樣,過期的快篩試劑可能失去效力,結果也無法參考。

3.使用前再開封:有些民眾拿到快篩套組後,就會拆封所有物件備用,可能造成未使用的內容物過早暴露於環境、影響結果。 

4.拭子應充分浸泡於試管:有些民眾以蜻蜓點水的方式將拭子沾入試管,但浸泡若不夠久,檢體與緩衝液無法混和,無法得到正確的結果。

5.擺放日期拍照存證:建議可將檢驗結果與可顯示日期的物品放在一起拍照,以便後續做為證明使用。 

各廠牌試劑在操作上有些許不同,詳細步驟參照各廠牌說明書。當所有檢測步驟完成後,請妥善處理廢棄物,以免造成環境污染。

擔心出現偽陰性與偽陽性,可以怎麼做?
陳宥達表示,若是CT值過高、無症狀感染者或採檢不確實,都會影響到檢測的準確度。若民眾擔心自己出現偽陰性(即已受到感染,快篩卻呈現陰性),建議五到七天後再做一次快篩,緩解心中的疑慮。

若快篩結果呈現陽性或者有身體不適的狀況,無論是否為偽陽性(並未受到感染,快篩卻呈現陽性),由於快篩試劑的目的是快速篩檢出可能確診者,建議儘快通報各地衛生局進行進一步檢測。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愛滋病檢查該甚麼時候去? 愛滋病介紹     是一種因為感染了愛滋病毒(HIV),使身體的免疫系統漸漸受到玻壞,無法對抗環境中存在的細茵或病毒,而出現一連串的感染症狀,最後導致死亡。所以又稱之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在國內是十大傳染病之一,全世界已經造成好幾千萬人感染...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食藥署)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原料藥擺脫不了致癌物質風險,國內又多一項糖尿病藥品下架回收!食藥署今(15)日公布最新藥品回收資訊,國內「立糖清膜衣錠 1/500毫克」也在廠商主動通報下,基於風險考量,決定暫停於國內供應、銷售,9批號製劑共235萬顆全面自主回收;另外,關節炎...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10月5日開打,全民「打氣」遠比預期的還要踴躍,疾管署今(15)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今年採購的603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已經供貨多達440萬劑出去了,占比超過7成,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坦言,的確有可能有符合公費接種條件對象打不到的現...

閱讀詳情 »

A先生是位警務人員,平時值勤都要戴警帽,夏天時常滿頭大汗也得戴著帽子,A先生一直懷疑是戴帽子造成頭皮悶住才掉髮,落髮問題一直困擾著他,於是上網查了許多資料,最終找上澤林毛髮診所─皮膚專科醫師謝宗廷,求助落髮問題,經診斷後為典型的第五期雄性禿,且跟戴帽子並無關聯。快來看看前額與頭頂都有大量落髮的他,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