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屏東群聚6例Delta病毒本土首見 全台累計623例染疫亡

屏東群聚6例Delta病毒本土首見 全台累計623例染疫亡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26)日新增78例確診病例、13例死亡個案,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土疫情感染趨勢向下,但屏東地區傳出Delta印度變異株群聚及其相關感染事件,累計12例確定病例,其中6人基因定序結果為Delta印度變異株,必須嚴陣以待,要求當地超商、餐飲、傳統市場關閉3天,全村接受採檢。


屏東群聚6例Delta病毒本土首見 全台累計623例染疫亡

▲6月26日新冠確診病例及解隔離情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資料顯示,屏東該起群聚感染中,6人確定感染Delta印度變異株,分別為秘魯境外移入確診祖孫2人(案13332、13333)及案14298、14407、14408、14409。


屏東群聚6例Delta病毒本土首見 全台累計623例染疫亡

▲屏東Delta印度變異株群聚及其相關個案關聯圖。(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中表示,屏東群聚事件指標個案為當地白牌司機(案14298),疫調及接觸者採檢後,發現1位工作接觸者(案14409)確診,隨後案14409之2名家人(案14407、14408)亦同時確診。


屏東群聚6例Delta病毒本土首見 全台累計623例染疫亡

▲因應屏東Delta印度變異株群聚社區篩檢站執行情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疫調發現,案14407曾於6月11日、6月14日與秘魯境外移入案13332有過短暫接觸,其餘事件相關確診個案均為家庭或活動之接觸者採檢後確診。


屏東群聚6例Delta病毒本土首見 全台累計623例染疫亡

▲因應屏東Delta印度變異株群聚指揮中心相關應變措施。(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此為台灣首起Delta印度變異株群聚感染,屏東縣政府已自主提升當地兩村防疫措施,除強制篩檢外,從今(26)日起3天,兩村所有商店禁止營業,由公所發放家戶物資,提升為「準4級」警戒。為避免Delta印度變異株感染事件擴大,指揮中心提出5大應變措施:


1.精準疫調並擴大匡列接觸者及採檢,另接觸者安排防疫旅館落實隔離,居隔期滿前採檢,截至6月25日案14298群聚相關接觸者匡列136人,其中居家隔離99人、自主健康管理匡列32人,自我健康監測5人,其中已採檢124人,PCR檢驗陽性9人、陰性115人,接觸者持續擴大匡列中。


2.自6月24日起於當地設置社區篩檢站,籲請足跡重疊民眾篩檢,並加強民眾溝通配合篩檢,截至6月25日PCR篩檢共419人皆為陰性;另針對確診個案公布社區足跡點,並完成公共場所消毒。


3.當地醫療院所加強通報及感染管制措施,請醫師協助有疑似症狀就醫民眾轉介採檢院所通報及採檢。


4.透過廣播系統呼籲民眾落實疫情三級警戒規範,外出與工作均要全程佩戴口罩,嚴查避免群聚。當地超市、超商、餐飲業、傳統市場等場所關閉3天。


5.給予確診個案妥善臨床照護處置,如符合單株抗體、瑞德西韋使用條件則即時使用;如有出現重症前兆,迅速進行處置及治療。


屏東群聚6例Delta病毒本土首見 全台累計623例染疫亡

▲自5月1日起新冠本土疫情發展趨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今(26)日新增13例死亡個案,8男5女,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6月20日,確診日介於5月19日至6月22日,死亡日介於6月21日至月24日。


此外,確診個案解隔離比率逐漸上升,5月11日至6月24日累計1萬3,190人確診,其中9,916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75.1%。


在疫苗接種方面,美國贈台250萬劑莫德納疫苗,屬於大瓶裝,1瓶可打14人,陳時中表示,6月30日起陸續分配第1批106萬2218劑,第1階段以新北市12萬多劑,其次為台北市9.1萬多劑、台中6.2萬劑,7月1日如期開打。


指揮中心補充,疫苗將陸續配送至地方政府衛生局及指定醫療院所,並開放第1類至第8類對象接種。第1階段預計分配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約106萬劑,分2梯次配送,第1梯次配送約64.3萬劑,預計於7月1日陸續配達,第2梯次配送約41.8萬劑,預計7月8日陸續配達。(各縣市詳細分配量▸點入)


此外,5月9日前接種第1劑AZ疫苗接種者,可於接種後第10至12週公費接種第2劑,最近就能至各合約醫療院所預約接種,建議優先考量原先接種醫院,或可至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旅遊醫學合約醫院。


指揮中心統計,國內累計1,243,68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227,748例排除),其中14,545例確診,分別為1,169例境外移入,13,32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累計102例移除為空號。


自2020年起累計623例新冠死亡病例,其中61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13例、臺北市241例、基隆市20例、桃園市17例、彰化縣9例、臺中市及新竹縣各4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及高雄市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更多NOW健康報導
▸脈衝光不只用來改善皮膚問題 還可以治療缺油型乾眼症
▸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惡化快 荷爾蒙合併療法帶來福音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胃癌知識你了解多少?國內最新調查發現,7成國人不知道早期胃癌完全沒有症狀。醫師指出,等到發生胃痛、胃脹、噁心、甚至吐血、血便,多數患者已是晚期胃癌,建議有胃潰瘍及家族史的民眾,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國人胃癌認知不足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今年5月,針對台大醫院、嘉義基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伊波拉病毒,號稱為新世紀的黑死病,自2013年12月開始陸續於西非造成疫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已經造成至少上千人死亡,並有數名醫護人員因參與照護而遭感染過世。 潛伏期2至21天 高燒、嚴重倦怠 伊波拉病毒的傳播,主要是透過接觸傳染,舉凡破損的皮膚或黏膜,直接接觸到感染...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weheartit.com   為了維持臉上肌膚的光彩,女生每天都在臉上擦一堆保養品,但在你顧著維持外表的同時,是不是忽略了你的內在呢? 我們女性身體最神秘的V字地帶,別因為害羞而對她置之不理。與其等到私密處已受感染,不如防患於未然,其實只要養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新北市一名4歲男童,本月初出現發燒、嘴破、嘔吐等症狀,送急診住院治療;不料,症狀加重發生肌抽躍,轉送加護病房,確診感染腸病毒71型重症,經過治療約1星期,才康復出院。 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 疾管署最新疫情統計顯示,上周全國門、急診腸病毒就診共1萬2965人次,較前一周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