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症藥物治療效果差? 專家解析「非藥物治療」防惡化

失智症藥物治療效果差? 專家解析「非藥物治療」防惡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社會邁入高齡化,罹患失智症之人口逐漸增加。失智症的治療以及照護是現階段大家所關注且致力發展的部分。藥物治療仍是選擇,但每個人對於藥物的效果不盡相同,尤其是對於失智症相關的精神行為症狀,藥物的治療效果往往成效不佳。

失智症非藥物治療 助改善認知功能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文獻,在探討失智症的非藥物治療。針對非藥物的治療有哪些,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廖品雯一一介紹:

1、認知刺激治療或認知復健

藉由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物品,或是輔助教具(如:七巧板,拼圖,手機App)進行認知訓練,讓長者能透過一些外在的刺激自己動手作,培養進行思考,減緩認知的退化,也讓長者培養日常生活獨立。

2、懷舊療法

透過回憶過去的生活經驗,過去家庭照片,誘導長者回憶並分享過往的經驗。另有團體的懷舊治療,透過團體中有組織的回想,各個長者發表自己的看法,增加人際互動,並提升信心。

3、音樂治療

音樂對生理跟心理助益良多,優美的旋律能夠降低焦慮,減輕壓力,更能促進心情愉悅,穩定情緒。失智症的長者,透過音樂治療,不論是被動地聽音樂,或是學習唱歌(從歌詞中加強語言的記憶),演奏簡單樂器(學習打拍子),對於認知及精神行為症狀都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失智症長者多有睡眠問題,音樂治療也可提升睡眠品質。

多元輔助療法 對症下藥改善症狀

另外,還有像是芳香療法,動物輔助療法,及光照療法。廖品雯主治醫師強調,每個長者有不同的需要,必須根據個人的喜好及生活型態,找出最合適的非藥物治療方式。

為了多元照顧社區失智長者,國泰綜合醫院與鄰近敦煌里合作設置「大家憶起來」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目前社區據點規劃了系列活動,讓失智症長者參與,透過團體活動,來提升認知功能,減緩精神行為症狀。

【延伸閱讀】

血管型失智別輕忽!老年失智中醫有解

我不想失智! 快吃這10大食物「護腦」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台灣近幾年心肌梗塞案例頻仍,每年接近五萬人罹病,近八年心肌梗塞發生人數更增加了8%,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國人面對心血管問題,千萬不可以輕忽。新竹一名38歲的壯男,平時除了愛好登山之外,也參與各式馬拉松活動,且生活習慣保持規律良好,唯長久積累的抽菸惡習令人擔心。日前,他突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兒童視力教練防近視惡化!台灣近視有近視三高「低齡發生率高、全國盛行率高,高度近視比例高」問題,中華民國愛盲協會攜手鏡片品牌,推出「兒童視力教練」公益計畫,針對6-15歲學齡兒童,提供長期的視力全程照護並全額補助。中華民國愛盲協會理事長何一滔醫師表示,近視不及早介入,可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提到與指甲相關的疾病,許多人首先會想到灰指甲!對此,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邱足滿在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說明,灰指甲的醫學名稱是甲癬,是指甲受到黴菌感染而導致變色、變形、質地改變,最常見的致病菌是皮黴菌,但顏色不一定是灰色,反而常見黃、黑、白色等等,但要注意的是,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孕媽咪的營養狀態是寶寶健康成長的關鍵!調查顯示國內約3成孕媽咪缺乏維生素D,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陽光是維生素D的重要來源,國民健康署提醒準備懷孕或正在懷孕的準媽咪,要適度日曬並且注意多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讓媽媽寶寶身體都健康。鼓勵孕媽咪適當日曬+飲食 補充維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