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工研院以「精準健康」主軸 兩項科專成果榮獲愛迪生獎1銀1銅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臺灣的科技研發實力再獲國際肯定!素有「創新界奧斯卡獎」美譽的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公布今年度獲獎名單,臺灣研究機構與企業共奪得9個獎項,居亞洲第一。其中,工研院連續六年獲獎,在經濟部技術處指導下,今年再度以「精準健康」為主軸,「促進組織整合仿生3D列印技術(BioMS-Ti)」以及「眼部醫學影像輔助診斷技術(Portable Edge AI-DR)」兩項科專成果創新技術,在全球400多項技術與產品參與角逐下,分別奪下科技界最高榮譽「愛迪生獎」科學與醫藥類一銀一銅,讓臺灣的健康醫療科技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工研院以「精準健康」主軸 兩項科專成果榮獲愛迪生獎1銀1銅
▲工研院獲愛迪生獎銀牌的「促進組織整合仿生3D列印技術」以積層製造(3D列印)打造出「仿生中空骨釘」。(圖/工研院提供)

今年同獲愛迪生獎的還有3M、亞培(Abbott)、陶氏化學(Dow Chemical Company)、IBM等國際大廠。愛迪生獎執行總監法蘭克.波納費里亞(Frank Bonafilia)表示,愛迪生獎對於顛覆傳統、研發新產品與服務讓生活更美好的創新者而言,實屬至高榮譽。工研院持續在不同領域耕耘創新,遙遙領先眾多競逐者。此次得獎的「眼部醫學影像輔助診斷技術」則結合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析判讀,對專科與非專科醫生皆有所助益;「促進組織整合仿生3D列印技術」則是以3D列印製成仿生骨材,優異的設計深獲評審讚賞與肯定。

工研院以「精準健康」主軸 兩項科專成果榮獲愛迪生獎1銀1銅
▲工研院獲愛迪生獎銅牌的「眼部醫學影像輔助診斷技術」應用AI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圖/工研院提供)

臺灣這次獲得的9個獎項,其中有6項是來自於經濟部科技專案成果。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經濟部技術處長期以科技專案厚實我國科技研發實力,臺灣ICT資通訊科技實力與生技新創研發能量領先世界,看好全球人口高齡化持續帶動醫療照護需求攀升,科技與醫療的結合必然是未來市場趨勢,欣見工研院兩項獲獎技術,展現臺灣在科技加醫療跨領域的創新卓越研發能量。

近年來數位醫療跨域風氣興起,再加上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許多國家加速發展智慧醫療所需的疫苗開發、遠距醫療(Telecare)、人工智慧(AI)輔助診斷等重要項目。在全球防疫科技的趨勢下,硬體整合創新將成為臺灣數位精準健康的下個突破口。工研院瞄準產業需求,積極擘畫「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以科技建構「健康樂活」的應用領域,深耕智慧醫電、再生醫學、醫藥研發等重點技術,跨域共創精準診療及健康照護新產業生態。

nbsp;

相關推薦

網友在Dcard PO文最近私密處都會有黃綠色的分泌物流出, 性行為時經常出血,至醫院做抹片檢查才知道病變很嚴重是17級 醫生之後再次幫原PO做切片確認,過程中頭暈噁心,一個禮拜後確定是子宮頸癌前病變,痛苦的康復過程讓她奉勸網友定期做抹片檢查。   網友回應 「你認識清水健嗎?」 「我懷...

閱讀詳情 »

早期台灣肝病防治成效不彰,肝癌更有國病之稱。然而,自1986年起全面實施嬰幼兒B型肝炎疫苗預防接,將B肝帶原率降至1%以下。然而,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小兒科馬瑞杉醫師提醒,肝是沈默器官,即使罹患肝病也不一定會有明顯症狀,若有疑慮者,建議透過血液、超音波等健康檢查項目以瞭解自身的健康狀況。  當肝臟受到...

閱讀詳情 »

  甚麼是臨床試驗呢?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說明:為確保藥品安全及正確評估其醫療效能,藥品必須進行臨床試驗,據以獲得人體安全性與有效性之評估資料,臨床試驗為逐步推進的階段性 試驗過程,以非臨床試驗的結果為根據,依序進行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及第三階段臨床試驗。藥品上市後,方可進行第四階段的臨床試...

閱讀詳情 »

點選圖片看新聞影片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6 月 20 日訊】嬰幼兒血便的症狀很多,新手媽媽可得多注意,台中一歲的女童,連續一個月不斷的解血便,因為沒有哭鬧,初步診斷為蛋白質過敏,改餵母奶,但症狀沒有改善,到大醫院經過大腸鏡檢查後,確認是大腸息肉造成的反覆血便。 一歲的晴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