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結合藥物與會談治療 戒癮治療門診幫助成癮者成功回歸社區生活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35歲X先生研究所畢業後在園區工作,升上單位主管壓力大,開始用酒與安眠藥處理失眠。前陣子朋友介紹下使用藥物提神,某天被警方循線查獲為安非他命使用。由於是初犯且態度良好,地檢署給予緩起訴處分,附帶到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戒癮診治療。起初X先生只是依法報到驗尿就趕著回去上班,但返診一段時間後他主動跟醫師談到壓力、睡眠障礙、焦慮以及飲酒習慣等問題。在醫師建議下,X先生結合藥物與會談治療,逐漸減少對安眠藥和酒的依賴。完成一年地檢署的指定戒癮療程後,回到竹北院區的精神科門診繼續治療,對自己生活也感到較為踏實。

結合藥物與會談治療 戒癮治療門診幫助成癮者成功回歸社區生活
▲新竹臺大分院精神醫學部陳正哲醫師呼籲適切的戒癮治療 ,可以幫助成癮者度過戒斷不適期,以及提升生活品質和健康狀態。(圖/新竹臺大分院提供)

新竹臺大分院精神醫學部陳正哲醫師表示,個案的違法行為仍需自負法律與社會責任,但在緩起訴治療處分期間有機會幫助個案看到成癮問題,許多個案常低估自身成癮的風險,例如不了解毒品對腦部和身體的危害,以及安非他命與高血壓、腦中風的相關性;或是吸毒者來醫院評估時,發現同時也有酗酒情況,明明家人、同事很擔心個案飲酒問題但當事人不自覺。很多個案忽略成癮行為背後的個人心理健康,許多物質濫用者常合併焦慮或憂鬱症,也有些人因為長期睡眠障礙而濫用酒精與安眠藥。

陳正哲醫師指出,成癮問題不僅傷害個人生、心理健康,也常常對社會造成危害,例如犯罪、意外與酒駕。台灣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修法十多年來,對部分非法物質使用者以緩起訴處分合併醫院戒癮治療。新竹地檢署今年更積極推動酒駕公共危險罪的緩起訴,4月起安排符合條件的酒駕者至門診評估,希望以醫療導向的戒癮治療輔助司法單位以降低酒駕再犯率。

陳正哲醫師進一步補充,雖然許多成癮個案最初認為應司法單位要求,不得不來醫院,但藉由精神科醫療團隊適當評估,協助個案了解自身的成癮與身心共病,能增加個案自信並減少物質依賴。戒癮治療近年有相當進展,古早社會戒癮是把人關起來,逼成癮者度過戒斷不適期。現代醫學的目標不僅能協助病人降低戒斷期不適,進一步可以降低大腦對藥物、菸、酒的渴望,例如針對海洛英成癮者的舌下錠療法,或酒癮的新一代專案藥物,都是著眼改變大腦中樞,配合動機式晤談等心理治療技術,幫助個案戒癮過程可以更自在,安心回歸日常家庭與工作,提升生活品質和健康狀態。

相關推薦

文.張婉屏 「自己不吃的菜,再去賣給別人吃,這哪對?」位於桃園的源鮮智慧農場創辦人蔡文清,生在農家,小時親眼目睹自家種菜分為兩級:「奶奶跟媽媽講,自己吃的採這邊,那邊是要賣的不能採,藥噴很重。」他覺得反感長大不種田,反而去外面工作當學徒。 十年前罹患肝癌,一度病危昏迷五次,肚子腹水突起,每天盼著大陸...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洗澡時,使用各種「香噴噴」的肥皂、沐浴乳、洗髮精,不僅感到身心舒暢,香香的味道也給人放鬆的感覺。不過,相信大家心中都有疑惑,這些香味是從哪來的?聽說都有添加塑化劑?應該不是真的花朵、水果中萃取吧?長時間使用下來,對身體健康真的沒有影響嗎?  ...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文章出處:魅麗雜誌127期 2018/04 封面故事 拿回內在力量 李宜靜 花了二十幾年的時間,李宜靜追尋過東西方許多靈性導師,最後接觸到奇蹟課程及接受心理分析並進入榮格心理分析學院接受專業訓練。曾經在追尋身心平靜的路上遭遇挫折,她始終不斷地校準方向。 「向外看的...

閱讀詳情 »

幼兒呼吸道異物阻塞是很常見的意外事故,若為明顯可見之異物阻塞時可嘗試立即移除,但若嗆食異物位置不明,家長又該如何處理?林口長庚耳鼻喉科部林婉妮醫師說明,若無法以明確判斷阻塞異物時,臨床上初步會先拍攝胸部X光片檢查是否有可疑的肺部病灶或是異物阻塞跡象,接著採用軟式支氣管鏡或斷層掃描判斷異物位置,再依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