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巴金森症藥物治療效果有限! 深腦刺激手術治療重拾行動力

巴金森症藥物治療效果有限! 深腦刺激手術治療重拾行動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今年57歲的X女士,因全身無力僵硬,於他院診斷巴金森症治療兩年,但效果有限進而轉往臺中榮民總醫院求助,醫師評估時發現病患口服藥物吸收不穩定,藥效不足時,除了僵硬、行動緩慢外,亦伴隨疼痛、抽筋、睡眠、情緒等障礙。經醫療團隊評估後,接受深部腦電極刺激手術,相較於術前,藥量減少約40%,病患的精神症狀消失,動作症狀控制亦相對穩定。

巴金森症為神經退化疾病 出現身體退化症狀

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郭怡真主任表示,巴金森症為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好發於中老年人口,於65歲以上族群盛行率約為2%,與基因遺傳相關患者約占10%,發病年齡有可能更早。

患者因腦部多巴胺神經退化導致靜止時身體出現顫抖、肢體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等運動功能失調症狀。另外,九成以上巴金森症患者於整體病程中,因神經系統退化程度不一,亦會面臨不等程度的嗅覺喪失、便祕、憂鬱、焦慮、疼痛、睡眠障礙、認知功能退化等症狀。

藥物控制效果有限 深腦刺激手術減負擔

大多數病患臨床症狀於疾病早期及中期可經由藥物獲得有效控制,但隨疾病進展,約半數患者於使用高劑量左旋多巴治療五年後,逐漸出現藥效波動及治療相關之異動症狀;中後期患者神經退化加劇,亦面臨更多動作障礙之外的症狀困擾。

而經由專業醫療團隊評估後,部分中後期患者可經由深腦刺激手術治療,改善動作症狀,減輕藥物負擔,重拾動力。及早開始積極的復健及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亦有助於減緩神經退化,維持生活功能。

成立中台灣第一間 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

深感病患臨床症狀的複雜性及治療需求,臺中榮民總醫院引入新型治療設備,完善巴金森症患者臨床評估系統及治療團隊,每年評估超過200位患者,今成立中台灣第一個「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推動以病人為中心的精準醫療,讓病人能得到最佳的治療與照顧。

【延伸閱讀】

小黃運將開車手卡卡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惹禍!

來路不明藥粉勿聽信 下肢傷口好不了拖延病情恐截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9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翻攝自wikihow.com  下同 冷氣這樣吹超傷身體,但許多上班族都不知情!目前台灣正值夏天,許多人都在這個又悶又熱天氣中努力為生活打拼著!企業為了提供職員更舒適的工作環境,都會在辦公室內安裝幾台冷氣機,但為什麼上班族卻還是感到沒那麼舒服呢?甚至還有身體不適的狀況產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硒(Selenium-Se)這種營養素存在於蔬菜、魚類、貝類、紅肉、牛奶與雞蛋等食物當中。歐洲研究團隊近日發表一項研究顯示,血液中的硒濃度較高,或可降低肝癌風險。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56歲來自澳門的李先生,是澳門開心足球隊成員,到台南參加足球友誼賽,球賽中突然急性心肌梗塞而休克,緊急被送往台南市立醫院救治,經過20多分鐘的急救與心導管手術,總算保住一命。台南市立醫院方慶章副院長表示,一般人即使醒來也可能成為植物人或喪失記憶,李先生恢復狀況良好,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 每年施打疫苗對寵物健康而言是件大事,毛孩子出生到成長階段,施打疫苗的次數和種類繁多,前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楊靜宇醫師表示,每年全國寵物疫苗進口量約為252萬劑,而疫苗由製作、配送到通路,「溫度監控」攸關用藥安全,是維持品質的關鍵的步驟。疫苗配送須維持在適當的低溫環境,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