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巴金森症藥物治療效果有限! 深腦刺激手術治療重拾行動力

巴金森症藥物治療效果有限! 深腦刺激手術治療重拾行動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今年57歲的X女士,因全身無力僵硬,於他院診斷巴金森症治療兩年,但效果有限進而轉往臺中榮民總醫院求助,醫師評估時發現病患口服藥物吸收不穩定,藥效不足時,除了僵硬、行動緩慢外,亦伴隨疼痛、抽筋、睡眠、情緒等障礙。經醫療團隊評估後,接受深部腦電極刺激手術,相較於術前,藥量減少約40%,病患的精神症狀消失,動作症狀控制亦相對穩定。

巴金森症為神經退化疾病 出現身體退化症狀

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郭怡真主任表示,巴金森症為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好發於中老年人口,於65歲以上族群盛行率約為2%,與基因遺傳相關患者約占10%,發病年齡有可能更早。

患者因腦部多巴胺神經退化導致靜止時身體出現顫抖、肢體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等運動功能失調症狀。另外,九成以上巴金森症患者於整體病程中,因神經系統退化程度不一,亦會面臨不等程度的嗅覺喪失、便祕、憂鬱、焦慮、疼痛、睡眠障礙、認知功能退化等症狀。

藥物控制效果有限 深腦刺激手術減負擔

大多數病患臨床症狀於疾病早期及中期可經由藥物獲得有效控制,但隨疾病進展,約半數患者於使用高劑量左旋多巴治療五年後,逐漸出現藥效波動及治療相關之異動症狀;中後期患者神經退化加劇,亦面臨更多動作障礙之外的症狀困擾。

而經由專業醫療團隊評估後,部分中後期患者可經由深腦刺激手術治療,改善動作症狀,減輕藥物負擔,重拾動力。及早開始積極的復健及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亦有助於減緩神經退化,維持生活功能。

成立中台灣第一間 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

深感病患臨床症狀的複雜性及治療需求,臺中榮民總醫院引入新型治療設備,完善巴金森症患者臨床評估系統及治療團隊,每年評估超過200位患者,今成立中台灣第一個「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推動以病人為中心的精準醫療,讓病人能得到最佳的治療與照顧。

【延伸閱讀】

小黃運將開車手卡卡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惹禍!

來路不明藥粉勿聽信 下肢傷口好不了拖延病情恐截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9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覺得累的時後,總是會不自覺把手伸向甜甜的甜品。但是還是會很在意,甜點甜甜的原因就是使用許多砂糖的卡路里。不想變胖但還是想要吃⋯⋯對於這種人,試著用能減少卡路里的「還原麥芽糖」試試看吧!     能減少卡路里的砂糖「還原麥芽糖」① 還原麥芽糖是什麼? slimvitaal.nl ...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有車一族總會有一兩個換下來的輪胎閒置,放沒地方放,扔掉又捨不得,與其廢棄不如廢物變寶。很多人一聽輪胎變榻榻米肯定會想到輪胎的臭味讓人怎麼忍受?味道是有的,用布抱起來可能會好一些,茶哥建議做好以後可以放在陽台上,或者有院子的可以放在院子裡當凳子,不建議放在上室內。一起來...

閱讀詳情 »

    《紅樓夢》第五十四回:眾人在大觀園夜宴。賈母說:「夜長,不覺得有些餓了。」鳳姐兒快回答說:「有預備的鴨子肉粥。」賈母道:「我吃些清淡的罷。」鳳姐兒忙說:「也有棗兒熬的粳米粥,預備太太們吃齋的。」賈母笑道:「不是油膩的就是甜的。」鳳姐兒又忙說:「還有杏仁茶,只怕也甜。」賈...

閱讀詳情 »

身上這物突然消失小心是腫瘤" (圖片翻攝自光明網,下同) 健康的指甲是半透明、有光澤、堅韌且不易折斷,而且還能透出指甲下面甲床的淡粉色。有人認為,指甲上的月牙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究竟指甲上的月牙跟人體健康有怎樣的聯繫呢? 月牙太小預示消化不好 一般而言,月牙的面積約是指甲的1/5,邊沿清楚。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