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巴金森發病不光只手抖! 盡早診斷才能正確治療

巴金森發病不光只手抖! 盡早診斷才能正確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若家中長輩出現動作緩慢、走路小碎步、身體靜止時出現顫抖、臉部表情僵硬等動作症狀,可能需留意是否患有巴金森氏症!台中榮總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郭怡真主任表示,巴金森氏症分為典型、非典型及次發性巴金森氏症,這三大類皆因不同原因所引起,治療方式也有所差別,因此,早期診斷病因很重要,才能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治療。

嗅覺異常、焦慮或睡眠障礙 可能是神經退化前兆!

其中,典型的巴金森氏症是因腦內黑質腦細胞快速退化,導致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所引起的疾病,腦內缺乏多巴胺就會產生前述的動作症狀。郭怡真主任補充,其實在病人出現動作症狀之前,會先出現指標性非動作症狀,像是嗅覺異常、易焦慮或憂鬱、快速動眼期睡眠疾病(如睡覺時突然拳打腳踢、大吼大叫等),這些都是神經逐漸退化的表現。

然而,許多中老年人會以為出現這些症狀,只是年紀老了退化,因而延誤診斷時間,其實巴金森氏症患者在出現動作症狀後,腦內的多巴胺已經死亡約50-80%以上,因此,若發現家中長輩有疑似非動作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

根據病人需求調整藥物 搭配積極運動有效延緩病程

談到巴金森氏症的治療,目前能以藥物與手術治療,初期以藥物治療為主,根據病人年紀、病程及症狀來調整合適的藥物治療組合。若本身年紀較大,服用中藥物也多,就會建議搭配複方藥物,減少病人服藥的顆數,減輕服多顆藥的心理壓力。

此外,研究也證實,積極運動對延緩病程相當有幫助,郭怡真主任表示,不管在哪個階段的病人,「運動和復健」都需要持續執行,延緩神經的退化。若長期藥物治療,有些病人會因藥效吸收不穩定而無法有效控制症狀,就可考慮手術治療緩解症狀,維持正常生活。

鼓勵病友積極面對 一同對抗巴金森氏症!

郭怡真主任常與病人和家屬鼓勵,巴金森氏症雖然現在無法治癒,但目前有很多治療武器可以幫助病情獲得控制,維持及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她補充,病人在每次回診時,都會與個管師一同協助衛教及解釋藥物的效果和副作用,讓病人及家屬遇到副作用時都能放心,也能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此外,她建議病人在服用藥物時盡量避免蛋白質食物的攝取,可搭配維生素C泡水一同服用,增加藥物的吸收。

【延伸閱讀】

巴金森症藥物治療效果有限! 深腦刺激手術治療重拾行動力

66歲手抖無法喝水、寫字 他靠重訓克服原發性顫抖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7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深入探討人類最佳蛋白質來源:牛奶和雞蛋 出處:17健身網 假設你被困在荒島中,只能選擇兩種動物一起生活,直到救難人員來救你,別猶豫了就是選擇母雞和乳牛!這是最容易讓你存活的組合。讓我們來看看牛奶和雞蛋對增肌減脂的好處! 人類使用牛奶和雞蛋已經超過9000年歷史,而這些食物確實提供給人類生長所需的蛋白...

閱讀詳情 »

新的一年又將到來,新的你,保持過年期間的飲食判斷力! 出處:17健身網   吃的健康和吃的辛苦是兩回事 再過一個禮拜就要過年了,過年期間大吃大喝是免不了的,如果這時你剛好在執行健身計劃,該如何是好?總不能家庭聚會都不參加,或著逼著親朋好友吃的和你一樣!別擔心以下方式可以幫助你! 過年期間,...

閱讀詳情 »

儘管台灣的工作時間較長,但只要安排妥善,健身不是問題。 出處:17健身網 下班後感到很累,沒精神去健身嗎? 儘管台灣的工作時間較長,但只要安排妥善,健身不是問題。 一篇由健身作家James Grage 所發表的文章,談到如何在下班後保持動能,我覺得相當不錯,分享7個重點摘要。 1 設定目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