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帶長輩「練舞功」!10分鐘「防弱操影片」防衰弱

要活就要動!台北市北投區吉慶里辦公處於今年3月為社區長者進行衰弱篩檢時,發現有半數以上(55.5%)長者處於衰弱前期,高於台灣社區65歲以上長者平均衰弱前期比率(41.5%)甚多。

帶長輩「練舞功」!10分鐘「防弱操影片」防衰弱

為避免社區長者健康狀況亮紅燈,吉慶里於是決定與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及國立陽明大學合作,共同辦理「頭好壯壯練舞功」課程。除了帶長輩動一動外,同時讓長者參與拍攝「防弱操影片」並上傳YouTube,使其成為影片主角激發興趣外,也成功在6週時間,使長者衰弱前期比率降了一半以上(降為26.4%)!

遠離衰弱 每週運動量達150分鐘以上才夠

台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吳俊良表示,根據陽明大學社區訪查結果,影響社區長者成為衰弱危險群的因素中,身體活動量不足(高達53%)排名第一。雖然大多數長者(80%)表示有在運動,但是均以散步為主,屬輕度運動;且大多數(80%)不知道成人一週運動量要達150分鐘才足夠。

而不運動的主要原因有缺乏動機(沒有時間)、沒人指導(不知怎麼做)、沒有運動夥伴(無伴)、認為健康狀況不佳無法運動(例如因膝關節退化、下背痛,消極採取不動不痛原則)。

吳俊良主任強調,事實上,想要維持健康,一般成人(包含長者)每週運動量要150分鐘以上,每次運動至少要10分鐘;且運動強度要到有點喘(可以講話但不能唱歌)、留一點汗,這樣的運動量和強度,才能有效預防衰弱。

帶長輩「練舞功」!10分鐘「防弱操影片」防衰弱

「防弱操影片」+善用「在地多元資源」 讓運動成為長者生活一部分

因此,基於導致社區長者成為衰弱危險群主要原因,和長者活動量不足、運動強度不夠有關下。台北市北投區吉慶里辦公處於是決定與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國立陽明大學合作,共同辦理「頭好壯壯練舞功」課程。

課程內容重點為讓長者學習如何正確動手、動腳、動動腦,每週運動150分鐘以上,以達提升認知、防跌、防衰弱、防失智的功效。雖然「頭好壯壯練舞功」課程活動期間與次數,總計只有6週7次(107年4月23日至5月28日每週一下午,及5月5日參加健走活動)。但其有兩大特色是一般課程沒有的,第一是自拍「防弱操影片」,第二,則是善用「在地多元資源」。

特色1/自拍「防弱操影片」

自拍「防弱操影片」拍攝老師示範防弱操的動作,於每週一到週三共餐前播放,讓長者們跟著跳,每次10分鐘,讓長者覺得運動不是那麼難,同時把影片上傳 YouTube,讓長者平時也可以隨時隨地看影片就可跟著做運動;並鼓勵長者入鏡當主角,進而養成持續運動習慣。

特色2/善用「在地多元資源」

此外,此課程也積極帶長者體驗社區健康資源。例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有健康體適能便利站,可以量測血壓、心跳、身高、體重、身體組成、體適能等;北投運動中心公益時段開放游泳池、健身中心、各種球場等;石牌公園有健走步道、運動器材。

藉此發現其實在運動資源上,社區的資源種類相當豐富,而且完全免費。同時,同步設計了運動紀錄集點卡給大家集點,只要使用健康體適能便利站、運動中心、參加課程都可以集點換獎品,讓長者更有動力,完成每週累積運動量達150分鐘以上的目標。

帶長輩「練舞功」!10分鐘「防弱操影片」防衰弱

運動中心不只是年輕人的世界 運動紀錄集點卡提升長者參與意願

在長達6週(一期)的活動結束後,參與的社區長輩(學員)們也有許多正向的回饋!學員中最年長的86歲蔡奶奶表示,在參加「頭好壯壯練舞功」課程後,除了上課跟著跳操,並且每天早、晚用手機在家看著「防弱操影片」一起跳;有空還喜歡去游泳、健走,現在不只肌肉變軟Q了,還可一口氣爬5層樓樓梯。

而78歲弘義爺爺也分享,自己以前不知道「老人家也可以去運動中心,以為那是年輕人的世界」。但參加課程後,每天公益時段都去運動中心,是集點獎勵中,「使用最多獎」的得主。

有鑑於此次課程成果斐然,因此台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也特別分享北投區吉慶里長者的成功案例。鼓勵長者日常生活保健,不妨可從最簡易、不受時間、場地限制的看「防弱操影片」一起運動開始。

再善用「在地多元資源」,依各人體能、喜好,增加健走、游泳、健身器材等運動項目,養成持續有效運動習慣,就是有效預防衰弱,成功維持好體能的不二法則!

相關活動課程資訊:

「在地多元健康資源及活動」相關訊息請參閱臺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網站(www.bthc.gov.taipei/)之活動訊息專區及社區資源專區、「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FACEBOOK(goo.gl/PCsy97)。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63/614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 外電報導】大家都知道,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會對大腦和身體健康有害;此外,還有許多微小的日常習慣會影響大腦的認知功能。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女性阿茲海默症運動預防中心主任兼神經心理學臨床培訓主任Jessica Caldwell博士指出,改變小習慣,就可以幫助提升腦力。 1.負面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疫情全國2級警戒延長至9月20日,9月21日中秋節後會加嚴或放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下周沒有加嚴管制措施打算,可能鬆綁部分防疫措施,但目前都仍在蒐集資料,會和各部會討論中。 陳時中指出,目前幾個群聚事件來看,應該都在掌握中,確實有思考因應生活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台中53歲蔡先生洗腹膜透析約5年,因洗腎後總感到腰痠,索性自行減少洗腎頻率,也常忘記吃擬鈣劑,加上飲食無節制,導致血液中磷離子居高不下,刺激副甲狀腺,造成副甲狀腺機能亢進,飽受不寧腿症候群影響。所幸接受腺體自體移植手術後狀況大幅好轉,也降低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全台已有16,098例確診,當中839例死亡。 ▲9月14日新冠肺炎新確診個案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