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常刷牙自認健康 小心遺漏齒縫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常刷牙自認健康 小心遺漏齒縫細菌!

隨著醫療品質與生活水準提升,臺灣已進入高齡者社會。高齡者比攀升至13.33%,老化指數在亞洲僅次於日本。未來高齡病人的比例將會逐年增加,而高齡長者的口腔醫療與照護較多元且複雜,口腔健康更需要專業的照護。

長者口腔問題複雜 應掌握正確刷牙要點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牙醫師莊耀震表示,口腔不但能維持臉形正常、還可以保有咀嚼功能,但隨著年齡增加、身體功能退化,高齡長者常見多種口腔問題,如口腔組織老化、牙周病惡化、牙根齲齒增加、牙齒喪失、長者特有的口腔黏膜疾病、口腔癌、義齒的適應問題、糖尿病造成口腔組織的變化及口腔疾病的發生。

口腔健康較佳的長者,會有較好的生活品質,也會因外貌的改變而影響社交生活。缺牙數較少,可充分咀嚼食物的長者,生活品質及活動能力較高,運動、視覺及聽覺機能也較佳。高齡長者需要定期且正確的口腔清潔照護,牙周組織較脆弱,建議選用軟毛牙刷,刷頭愈窄,愈能刷到內側牙齒,刷柄最好選大一點、好握的。

還可搭配牙間刷、漱口水來清理牙縫

莊耀震牙醫師表示,除了一般牙刷,也可使用牙間刷來維持牙根與牙齦間縫隙的清潔,缺牙的部分可用刷頭窄、刷毛集中的單束牙刷,清除牙縫間死角。長期臥床或手不靈活的長者,建議照護者使用牙刷及牙間刷外,再用海綿棒沾漱口水來清潔,避免刷不到的死角產生細菌。

台灣的長者9成都裝上假牙,其中44%為活動假牙。雖然假牙不會蛀牙,但清潔不當也會孳生細菌進而侵襲自然牙,如為全口活動假牙,建議每天睡覺前摘下清洗。口腔衛生跟全身健康息息相關,一旦細菌從口腔進入血液,可能會造成感染。高齡長者若能保持良好口腔衛生,才能維持自己口腔及身體健康,達成健康老化的目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位45歲女性廣告公司主管,因工作壓力大生活緊張,出現長期夜夜磨牙的現象,突然發覺嘴巴好像張不開,講話發音都怪怪的,更奢望能張口大笑,連帶頸肩都覺疼痛,就醫檢查發現,該患者因長期磨牙導致顳顎關節軟骨關節盤位移,經咬合板矯治後,顳顎關節已復位,生活回復正常。 張口困難...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3歲的陳先生在溪州鄉當鐵工人,5年多前口腔內黏膜潰瘍都好不了,到醫院看診檢查,才發現已經是口腔癌第4期,經過手術及放射線、化學治療後,恢復情況良好,不料,接下來的5年,卻又被診斷出多個部位出現一期惡性腫瘤,分別是食道癌、咽喉癌及不同位置的口腔癌、下咽喉癌,計算下來...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還在瘋抓寶?快發起護眼大作戰!《精靈寶可夢》登臺短短3個月,全臺掀起一股抓寶熱潮,雖然抓寶熱潮有隨著時間退燒的趨勢,但3C產品帶來的眼睛危害,卻滯留待解決,眼科門診這陣子湧入不少視力嚴重受損的訓練師,希望搶救「惡視力」,20歲的男大生玩到視力只剩0.2,還有婦人因此...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位68歲女性,覺得右邊的手腳較沒力氣,使得全身都覺得疲倦、不想動,患者一開始以為是自己頸椎長骨刺導致,多次復健無效果,反而有走路和其他動作變慢的問題,在神經內科門診時,發現右側肢體活動的速度和擺動的幅度都偏慢,經一系列的檢查,發現原來是罹患巴金森氏症,藥物治療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