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常吃隔夜菜的媽媽1年暴瘦27公斤後病逝,悲痛的女兒只能寫下感受勸大家不要再吃!

省下來的錢買不回健康啊…

常吃隔夜菜的媽媽1年暴瘦27公斤後病逝,悲痛的女兒只能寫下感受勸大家不要再吃!

以下圖片來源

我們常常聽到說隔夜菜會致癌的說法,但每次吃剩一大堆飯菜,還是會決定放在冰箱隔天再翻熱吃,還以節省食物來安慰自己。但如果長期都食用隔夜菜,究竟會有什麼後果呢?馬來西亞就有一個媽媽因為長期吃剩菜剩飯而患上胃癌,體重在一年內從60公斤跌至28公斤最後更因此而病逝。

她的女兒因此在網上撰文把已故媽媽「吃隔夜菜患胃癌」的事在臉書分享,以呼籲大家為了自身健康不要再吃隔夜菜了…

 

19歲女生謝嘉怡的媽媽因為長期食用隔夜菜結果患上胃癌逝世,她特地在網上寫了一篇文章來呼籲大家不再吃隔夜菜。

 

這是她的PO文:

人一旦生病起來,健康被消磨的速度是你無法想像的。這一年媽咪從60+kg 到最後28kg,短短2至3個月就嚴重擴散,這過程的發生速度是我們完全預想不到的速度。

我想致各位家庭這封訊息,尤其是各位媽媽,我知道省吃省用是好行為,但是為了健康著想,請務必不要一直把剩菜剩飯留下!這訊息不代表媽咪是完全因為這原因而導致胃癌,不過都有直接關聯的影響,純粹分享讓大家知道。

冷凍剩菜,弄燒剩菜都並不代表殺菌,反而相反!冷凍剩菜還是會滋生細菌,只是時間比較緩慢,然而當你每一次弄燒剩菜,都會導致亞硝酸鹽(nitrite) 含量提高超標,因為飯菜上的有害物質是可以耐高溫的,會讓食物內的亞硝酸鹽更多,長久下來亞硝酸鹽會導致食物中毒,對肝和腎都有不良影響,嚴重性則致癌。

雖然剩菜剩飯內的亞硝酸鹽可以預防,但還是希望各位家庭每一餐煮足夠的份量的就好,這樣就可以避免剩菜剩飯的出現。這是每個家庭很正常的行為,卻會引發很嚴重的後果。

 

常吃隔夜菜的媽媽1年暴瘦27公斤後病逝,悲痛的女兒只能寫下感受勸大家不要再吃! 

以下是更多關於亞硝酸鹽的詳細資料:

概念及主要危害

亞硝酸鹽主要指亞硝酸鈉,亞硝酸鈉為白色至淡黃色粉末或顆粒,味微鹹,易溶於水。外觀及滋味都與食鹽相似,並在工業、建築業中廣為使用,肉類製品中也允許作為髮色劑限量使用。

由亞硝酸鹽引起食物中毒的機率較高。食入0.3~0.5克的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亞硝酸鹽中毒是指由於食用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含量較高的醃製肉製品、泡菜及變質的蔬菜,或者誤將工業用亞硝酸鈉作為食鹽食用均可引起亞硝酸鹽中毒。也可見於飲用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苦井水、蒸鍋水後,亞硝酸鹽能使血液中正常攜氧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因而失去攜氧能力而引起組織缺氧。

 

毒性機理及主要表現

亞硝酸鹽中毒發病急速,一般潛伏期1-3小時,中毒的主要特點是由於組織缺氧引起的紫紺現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結膜、面部及全身皮膚青紫。頭暈、頭疼、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煩躁、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者昏迷、驚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另外分享這四種隔夜菜比毒藥還狠 

「隔夜菜」並不單指放了一夜的菜,放置時間超過8—10個小時,就應該算隔夜了。而導致食 物中有毒成分增加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為食物中的化學物質產生 了致癌物,如亞硝酸鹽,即使加熱也不能去除。另一個原因是在放置時受到了外來細菌的二次污染。以下幾種菜久置尤其有害。

 

綠葉菜隔夜最危險
 
常吃隔夜菜的媽媽1年暴瘦27公斤後病逝,悲痛的女兒只能寫下感受勸大家不要再吃!
 
通常莖葉類蔬菜硝酸鹽含量最高,瓜類蔬菜稍低,根莖類和花菜類居中。因此,如果同時購買了大量蔬菜,應該先吃葉菜類的,比如大白菜、菠菜等。如果準備多做一些菜第二天熱著吃,應儘量少做莖葉類蔬菜,而選擇瓜類蔬菜。 

 

 



隔夜海鮮損肝腎

 

常吃隔夜菜的媽媽1年暴瘦27公斤後病逝,悲痛的女兒只能寫下感受勸大家不要再吃!

螃蟹、魚類、蝦類等海鮮,隔夜後會產生蛋白質降解物,損傷肝、腎功能。如果實在買多了,可以把生海鮮用保鮮袋或保鮮盒裝好,放入冰箱冷凍,下次再烹調。 



久放雞蛋很危險

 
常吃隔夜菜的媽媽1年暴瘦27公斤後病逝,悲痛的女兒只能寫下感受勸大家不要再吃!

很多人都愛吃蛋黃軟軟的半熟蛋,可是這種蛋殺菌不徹底,再加上雞蛋營養豐富,格外容易滋生細菌,食用後會發生危險。如果蛋已熟透,而且低溫密封保存得當,隔夜再吃是沒有問題的。 
 
銀耳蘑菇要當心  常吃隔夜菜的媽媽1年暴瘦27公斤後病逝,悲痛的女兒只能寫下感受勸大家不要再吃!

不論是野生的還是人工栽培的銀耳、蘑菇等,都容易殘留很多硝酸鹽。如果放的時間實在有點久,就只能忍痛扔掉。

湯別放金屬器皿裡。熬湯費時費力,人們往往熬一大鍋,一連吃好幾天。剩湯如果長時間盛在鋁鍋、鐵鍋內,會析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存湯的最好辦法是,湯裡不要放鹽之類的調味料,煮好湯用乾淨的勺子盛出當天要喝的,喝不完的,最好是用瓦鍋或保鮮盒存放在冰箱裡。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0歲的古先生,兩年前次胸悶到花蓮慈院看診,確診為心臟血管阻塞,因此裝了兩隻心臟支架,雖持續追蹤檢查,也曾與醫師談及開刀治療,但仍因擔憂開刀風險因此作罷,沒想到日前又因胸悶、胸痛、喘不過氣就醫,起初僅拿藥治療,隔幾天卻發現睡覺時突然感到呼吸停止,緊急就醫,經經導管主動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50歲葉先生飽受耳鳴所擾,經耳鼻喉科確診為神經性耳鳴,透過藥物治療後雖有改善,但進步幅度不大,令他相當憂鬱,直到去年透過針灸搭配電針及服用中藥等方式多管齊下,平均每周治療2至3次後,近半年來不僅改善失眠,終於不用聽著耳鳴聲徹夜難眠,也克服焦慮及憂鬱心情,恢復正常生活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癌症連續38年位居我國十大死因之首,人人聞癌色變,如何快速篩檢出來癌細胞,成為醫界學界研發重點,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發表「紅外線蠟吸附動力學影像數位技術」(iR-WPK),研究顯示,只要6到15分鐘,就能檢測出大腸癌等10種癌症。 國輻中心副研究員李耀昌表示,目前醫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綜合報導】根據國健署公布孕產婦關懷專線2019年度2萬3,901個問題統計顯示,新手爸媽10大熱門議題以寶寶喝奶及如何照護名列前茅;其中餵乳問題包括乳房硬塊處理方式、添加副食品的時機以及寶寶喝奶問題。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寶寶好吃好睡好健康最為重要,但通常在寶寶3至6個月前後,開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