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常消化不良及腸胃炎 可能與胃酸抑制劑有關

常消化不良及腸胃炎 可能與胃酸抑制劑有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去年10月L先生因胃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導致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接受藥物治療,包括抗生素的根除療法及之後持續服用3個月的質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簡稱PPI,為一種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治療結果符合眾人期待!不過,在藥物治療期間因胃酸減少,造成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短短幾個月就瘦了數公斤。此外,今年上半年L先生有腸胃炎、腹瀉不適狀況,國泰綜合醫院藥劑科特殊藥品調劑組組長吳淑英指出,這或許並不湊巧,很可能與抑制胃酸分泌的用藥有關。

吃抑制胃酸分泌藥 pH值將提到4

胃酸除了有助於蛋白質消化,促進鈣、鐵及維他命B12吸收外,還可抑制細菌生長及預防腸道感染等。鹽酸是胃酸的主要成份,通常成人胃內pH值約維持在1.4左右,但為消化性潰瘍考量,藉由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以提升pH值到4以上。

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是預期的藥物副作用

只是當藉由提升胃內pH值以達到治癒疾病之同時,勢必也將犧牲「胃酸存在」的生理功能,因此,出現消化不良與食慾不振,是可預期的藥物副作用,至於易感染細菌性或病毒性腸胃炎一事,則很可能被輕忽。

正常胃酸的環境中,無論細菌或病毒都難以生存。以常見的腸炎致病菌「沙門氏桿菌」為例,當pH值小於3時,顯微鏡下不見細菌蹤影,而pH值大於4時,細菌存活數量大幅增加;臨床研究也證實,服用質子幫浦抑制劑會提升感染沙門氏桿菌胃腸炎的發生率,其相對危險性是常人的4.2~8.3倍。

認識用藥 才能將副作用降至最低

充分認識自己的用藥,才有可能將藥物副作用的影響降至最低。針對質子幫浦抑制劑可能增加感染細菌性或病毒性腸胃炎之風險,凡長期服用此類藥者,吳淑英組長建議當更注重飲食衛生、避免生食(如生魚片、生菜沙拉、未經滅菌處理的鮮奶),並落實良好衛生習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6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癌症是人類健康的兇殘殺手,全球每年約有600萬人死於癌症,但至少有35%的癌症與飲食有關。換句話說,正確的飲食是預防癌症的有效手段之一。改變飲食結構可預防結腸癌、直腸癌、肺癌、乳腺癌等其他癌症。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三種食物和三個生活習慣,幫大家有效預防癌症!   一、大蒜 大蒜也具有預防某些...

閱讀詳情 »

近年來,我國慢性腎臟疾病增長迅猛,而人們體檢時卻很少去查小便,以至於面部浮腫或尿裡有泡沫(蛋白尿)才去看醫生。腎內科專家表示,其實只要細心觀察一下自己的小便,便可以判斷自己的腎是否健康,這種方法最快捷也最簡單。廣州市中醫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趙威說,尿的生成和排泄離不開腎的作用,腎主持著水的代謝,水轉...

閱讀詳情 »

生活中,如果發生了一件過於滑稽搞笑的事情,我們常常會說:「簡直笑掉大牙!」,雖然牙笑是笑不掉的,但摔跤、換牙、咀嚼硬物、口腔疾病等內因外力都可能導致人們的牙齒鬆動脫落。  摔落牙齒別緊張,半小時內放回去 對於熊孩子們來說,生性好動的他們除了睡覺外,幾乎沒有一刻安靜的時候,一會兒跑跑跳跳,一...

閱讀詳情 »

  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為鼓勵民眾捐血,捐血中心常以捐血集點的方式,吸引民眾捐血助人,但捐血活動對民眾真的有影響嗎?而定期捐血的民眾又有多少呢?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網於2015/1/2(五)針對民眾「捐血狀況」進行調查。 「請問您平常會捐血嗎?」,「會,且定期捐血」占13.4%,「...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