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再被騙了!80元跟20元的牙膏其實成份都差不多…

別再被騙了!80元跟20元的牙膏其實成份都差不多…

(圖片翻攝自微信)

我們有個潛意識的認知,牙膏這种放在嘴裡的東西,一定要好一點,貴一點,但是專家最近居然告訴我們,80元和20元的牙膏差不多!心塞!這麼多年的錢都白花啦!

別再被騙了!80元跟20元的牙膏其實成份都差不多…

(圖片翻攝自微信)

由於沒有明確的法規對牙膏類產品進行規定,不少品牌商在牙膏宣傳中使用醫療用語,誇大牙膏功效,宣稱牙膏能夠治療牙齒疾病。專家解釋,這類廣告實際上涉嫌虛假宣傳。

 

別再被騙了!80元跟20元的牙膏其實成份都差不多…

(圖片翻攝自微信)

隨著《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的送審,我國牙膏也擬將納入化妝品範疇,生產者要對其功效宣稱負責。

 

專家說

80元、20元的牙膏功效差不多

功能牙膏不能代替口腔治療

別再被騙了!80元跟20元的牙膏其實成份都差不多…

(圖片翻攝自微信)

當今,80元以上的牙膏成了超市裡牙膏的主力軍,60元以上的也越來越多。北京301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生閆黎津告訴中新網健康頻道,80元、60元、20元的牙膏實際上差不多,主要是商業概念的炒作。牙膏的主要成分,比如說摩擦劑、粘合劑、潔淨劑、芳香劑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牙膏的主體材料成本大致相同,貴出來的就是一些添加劑,例如一些抗過敏、止血、美白的成分,但這些功效的作用真的是如廣告宣傳那樣嗎?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功效牙膏」,按使用效果分,主要有美白類牙膏、藥物保健類牙膏、防齲牙膏。據專家介紹,牙膏在口內停留的時間並不長,一些所謂有「特效功能」的牙膏,其「特效成分」在短時間內發揮藥效很難。比如加「鈣」牙膏幾乎無法為牙齒補鈣。

閆黎津表示,在選擇牙膏時主要注意四點

首先,不能只盯著價格,覺得價格高的就是好的;

第二,不要盲目輕信各類廣告,如果沒有口腔問題,選擇普通清潔型牙膏即可;第三,要選擇正規品牌的牙膏;

第四,不同功效的牙膏最好交替使用。

此外,閆黎津強調,現階段牙膏的基本作用是清潔空腔、清新口氣、抗過敏、防腐抗菌等,無論什麼功效牙膏都不能代替口腔治療。一旦有了牙病,還應該積極去醫院治療,而不能依賴於牙膏,建議每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

via 微信

小編精選即時精采熱門文章!

你沒看就太可惜了!看了絕不後悔!

「阮經天」疑似大老遠追「許瑋甯」到法國去!但女方只淡定回了一句話……

追了那麼遠就得到這句…▼

別再被騙了!80元跟20元的牙膏其實成份都差不多…

婦產科醫生終於肯說真話了!究竟是「剖腹產」好還是「自然產」好?愛妻的男人都後悔痛哭了!!!

男人都一定要看呀…▼

別再被騙了!80元跟20元的牙膏其實成份都差不多…

 

太可怕了!一夜冷氣導致寶寶面癱!這樣吹冷氣才是正確的!!

冷氣千萬不能這樣對寶寶吹呀…▼

別再被騙了!80元跟20元的牙膏其實成份都差不多…

歷史上的「建寧公主」竟然那麼慘!被康熙皇帝殺掉丈夫孩子…最後還…!

歷史上的建寧竟然那麼可憐…▼

別再被騙了!80元跟20元的牙膏其實成份都差不多…

726精簡

小編精選即時精采熱門文章!

你沒看就太可惜了!看了絕不後悔!

男子假裝給女友過生日矇住她的眼睛,等她再睜開時,終生後悔自己曾經出軌…

這男的真是太狠了…▼

別再被騙了!80元跟20元的牙膏其實成份都差不多…

曾有個女人,瓊瑤對她說紫薇或是小燕子隨她選!她卻錯過了…真是太可惜了!!

絕不是李婷宜!這個女人來演紫薇一定好美…▼

別再被騙了!80元跟20元的牙膏其實成份都差不多…

 

這些恐怖電影竟然都是真人真事改編!沒想到最後一部是真實的…那真是太可怕了!!!!

最後一個竟然是真的…▼

別再被騙了!80元跟20元的牙膏其實成份都差不多…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突破傳統框架 癲癇團隊整合專科 施養性主任指出,一般而言,癲癇手術術前有三階段評估,第一,非侵入性腦坡檢查;其次為顱內侵入性腦波檢查與電刺激功能評估;最後為手術中即時大腦皮質腦坡檢查。整合各項專科的目的在於打造最適合患者的手術計畫,打到最好的預後 完整醫療團隊 精通各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4歲的吳先生,確診罹患第3期大腸直腸癌,腫瘤長達5公分,且靠近肛門口,使用傳統手術,恐終生與人工肛門為伍;雙和醫院利用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直接從肛門將腫瘤切除,順利保住患者肛門。 傳統手術難保肛 收治個案的雙和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東晟表示,該患者為低位直腸癌,腫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顏至陽報導)正值寒冬之際,台灣民眾總喜歡在餐桌上小酌幾巡。台灣人好飲杯中物,然而酒精代謝基因缺陷率卻高居世界第一。喝過幾杯隨即滿臉通紅,這並不是酒量好的象徵,反而是基因上的缺陷。而這個基因缺陷,恐致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增高14倍。 血管擴張導致臉孔泛紅 奇美醫學中心在美國史丹佛(S...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9歲林先生,6年前確診罹患C肝,僅管服藥、打干擾素治療,忍受頭痛、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半年後回診追蹤檢查,病毒量仍不減;前年開始,醫師建議,使用全口服C肝新藥,每天只需1顆、持續3個月,不但沒有身體不適等情形發生,還能照常工作,現在只需定期追蹤。 60萬人有C肝 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