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幕後/一樣的恐慌、一樣的搶口罩… 後煞時代我們真準備好了嗎?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短短一個月,武漢肺炎疫情在中國乃至全球急速蔓延,幾近失控,在台灣,一時之間,人人聞新型冠狀病毒色變,恐慌造成的流言四起、搶口罩排起長長人龍,但這一切陌生嗎?猶記2003年SARS來襲,也有著相同的恐慌,相同一窩蜂爭搶囤積防疫物資或號稱各種能抗煞物品的現象,類似場景重演,令人不禁懷疑後SARS時代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事實上,正當政府全力圍堵武漢肺炎,避免重演SARS慘況的當下,國內已經有專家跳出來揭露出公衛長期不被重視、被廢功,這才導致一旦新興傳染病強襲,醫療體系少了公衛體系的協防,難以處理傳染病帶來的恐慌一再重演。

預防勝於治療是老生常談,但光從數字來看,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秘書長陳奕曄就點出國內花在「預防」與「治療」的資源比例完全是大、小腳,根據衛生福利部2017年國民醫療保健支出,公共衛生僅占492.8億(4.37%)完全追不上醫療的1兆539億(93.5%)。

或許有人會問公衛體系能在防治新興傳染病上發揮什麼功效?以最直接的影響而言:對疾病的不了解、恐慌,如果能紮根學校與社區的全民教育、雙向溝通,對於傳染病的宿主、傳染途徑、傳染源有基本的認知,民眾就能更理性的判斷取得資訊的正確性。

陳奕曄直言,與17年前SARS不同的是,現在是網路世代,所有消息在網路上一覽無遺,但許多人卻面臨無法掌控、辨別龐大網路資訊的困境,這一陣子以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假消息、治療偏方、各樣未經證實讓社會對立的流言頻傳,更透過LINE、FB被轉傳,流言比病毒更多變異、變種,常常防不勝防,讓政府忙著防疫之餘,還得四處救火、澄清流言。

陳奕曄說,武漢肺炎來襲是個警鐘,提醒台灣社區防疫不能只做一時,而是要長期備戰,衛教工作沒有落實,即使有再優秀的防疫、醫療人員與診所、完備的轉診制度,一旦遇到傳染病,這些立意良好的健康政策,往往事倍功半、執行不易,面對SARS後新興傳染病隨時可能突襲的年代,政府應要有新思維新進取,不只是做末端處理,不只是做醫療體系整合,更需要將公衛體系納入,讓社區防疫成為長期備戰的一環,正視基層衛生所人員的訓練與人力資源不足的長期困境。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醫院防疫升級! 健保卡1小時勾稽旅遊接觸史、台大獨立疫病門診

天冷皮膚乾癢?他全身突發水疱潰瘍爛一片 竟是罕病「天疱瘡」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灣今新增262例本土、65例校正回歸與13例死亡。台中市長盧秀燕下午說明台中新增10個案,其中有5例與案7527衍伸出的北屯大坑里家族群聚有關。盧秀燕指出,整體事件情況嚴重且還在發展中,加上尚未領案號的,至今本案應已超過20人確診,是台中市家族群聚感染人數最多的。其中有一個案還在兩間711工作,分...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升溫,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日前表示預計申請500萬劑德國BNT疫苗,今午間永齡基金會創辦人夫人曾馨瑩等人,也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完成遞件。下午郭台銘也於臉書發文,強調從「全島一命」到「全島一心」,團結是逆境的解藥。他也感謝政府的協助,表示會全力配合政府的相關考量。郭台銘說明,今日他...

閱讀詳情 »

本土疫情延燒,前線醫護忙於照顧患者。一名男子因呼吸喘、咳嗽且有痰之症狀,5月22日前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篩檢後,發現血氧濃度為87偏低、肺部X光片雙側已有浸潤情形。於是男子在5月23日入住ICU插管治療,後續轉往專責病房,但卻出現混亂行為、意識障礙及失憶等急性精神症狀,並脫光全身衣物奔出病房,自己竟渾...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新增262例本土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65例,其中高雄市新增1例確診。高雄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指出,今天新增的為大寮家庭群聚案,與屏東有萬華旅遊史的案3037有關,是與案3037打牌被傳染的50多歲夫妻的父親(岳父)。不包含指標個案3037,這起家庭群聚累計7人染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