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幕後/一樣的恐慌、一樣的搶口罩… 後煞時代我們真準備好了嗎?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短短一個月,武漢肺炎疫情在中國乃至全球急速蔓延,幾近失控,在台灣,一時之間,人人聞新型冠狀病毒色變,恐慌造成的流言四起、搶口罩排起長長人龍,但這一切陌生嗎?猶記2003年SARS來襲,也有著相同的恐慌,相同一窩蜂爭搶囤積防疫物資或號稱各種能抗煞物品的現象,類似場景重演,令人不禁懷疑後SARS時代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事實上,正當政府全力圍堵武漢肺炎,避免重演SARS慘況的當下,國內已經有專家跳出來揭露出公衛長期不被重視、被廢功,這才導致一旦新興傳染病強襲,醫療體系少了公衛體系的協防,難以處理傳染病帶來的恐慌一再重演。

預防勝於治療是老生常談,但光從數字來看,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秘書長陳奕曄就點出國內花在「預防」與「治療」的資源比例完全是大、小腳,根據衛生福利部2017年國民醫療保健支出,公共衛生僅占492.8億(4.37%)完全追不上醫療的1兆539億(93.5%)。

或許有人會問公衛體系能在防治新興傳染病上發揮什麼功效?以最直接的影響而言:對疾病的不了解、恐慌,如果能紮根學校與社區的全民教育、雙向溝通,對於傳染病的宿主、傳染途徑、傳染源有基本的認知,民眾就能更理性的判斷取得資訊的正確性。

陳奕曄直言,與17年前SARS不同的是,現在是網路世代,所有消息在網路上一覽無遺,但許多人卻面臨無法掌控、辨別龐大網路資訊的困境,這一陣子以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假消息、治療偏方、各樣未經證實讓社會對立的流言頻傳,更透過LINE、FB被轉傳,流言比病毒更多變異、變種,常常防不勝防,讓政府忙著防疫之餘,還得四處救火、澄清流言。

陳奕曄說,武漢肺炎來襲是個警鐘,提醒台灣社區防疫不能只做一時,而是要長期備戰,衛教工作沒有落實,即使有再優秀的防疫、醫療人員與診所、完備的轉診制度,一旦遇到傳染病,這些立意良好的健康政策,往往事倍功半、執行不易,面對SARS後新興傳染病隨時可能突襲的年代,政府應要有新思維新進取,不只是做末端處理,不只是做醫療體系整合,更需要將公衛體系納入,讓社區防疫成為長期備戰的一環,正視基層衛生所人員的訓練與人力資源不足的長期困境。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醫院防疫升級! 健保卡1小時勾稽旅遊接觸史、台大獨立疫病門診

天冷皮膚乾癢?他全身突發水疱潰瘍爛一片 竟是罕病「天疱瘡」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雖然冬天衣服厚重,不過「鮪魚肚」怎麼遮也遮不住,尤其天氣冷,活動量大大減少,眼看著「鮪魚肚」愈來愈「壯觀」,讓人好心急。「代謝型態」公司營養師張益堯教你三餐怎麼吃,消除惱人「鮪魚肚」;還有晚上6點後不要吃水果、睡前4小時也不再進食,以免熱量全部堆在肚子裡!‧熱量來不及消耗變脂肪 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

閱讀詳情 »

台灣一名35歲陳姓女子,在最近天氣寒冷的時候,怕冷的她總是圍巾不離身,也常與朋友相約泡溫泉,原本有酒糟體質,以為冬天到了不會再發作,結果這陣子卻玫瑰斑復發,趕緊前來求診。天冷,玫瑰臉還是有可能出現!書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徐嘉琪表示,像這類例子在最近門診中上升1至2成,玫瑰斑是一種臉部發生紅腫的皮膚病...

閱讀詳情 »

人工授精屬於體內受精,而試管嬰兒屬於體外受精,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怎麼選?人工授精主要用於男性不育,試管嬰兒用於輸卵管不通的女性較多,人工授精成功率比試管嬰兒低一些。 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怎麼選 人工授精是指將男性精液用人工方法注入女性子宮頸或宮腔內,以協助受孕的方法。主要用於男性不孕症。人工授精有配...

閱讀詳情 »

肚肚不累積,代謝很重要!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施丞修中醫師提供一款「消積茶」,可幫助消化、維持消化道機能,不妨試試!《材料》 仙楂1錢、萊菔子5分、麥芽1錢、綠茶1錢、陳皮5分。 《沖泡法》 將材料放入茶包,與沸水600cc泡5分鐘即可飲用。 《效果》 具有幫助消化、緩解飽足感、降火解膩、維持消化道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