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年紀大了有這7種小便症頭正常? 他忍出尿液逆流腎衰竭

▲年紀大了無法控制小便可不是小毛病。(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年紀大了,無法控制小便千萬別輕忽。一名72歲男子常有排尿不順的感覺,且一直飽受夜尿、頻尿的困擾,但自認為「老了、這樣很正常」竟忍耐2、3年都沒有檢查,直到突然全身虛弱無力、完全尿不出來,甚至意識不清,才被緊急送醫,檢查後發現,竟已因為攝護腺嚴重肥大,尿液逆流導致腎衰竭。

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醫師陳聖復強調,頻尿、漏尿、排尿困難等,皆屬於排尿障礙的一種,很多人一開始都以為是小問題,忽略治療其實不困難,最困難的是不就醫。

醫師提醒,下尿路症狀包括頻尿、急尿、夜尿等3種膀胱儲存症狀,以及尿流細小、排尿困難、排尿間斷、尿後殘尿感等4種排空症狀,具有這些症狀的男性病人,約3成是因為攝護腺肥大造成,加7成可能來自於膀胱過動或是膀胱收縮力不足,膀胱頸功能失調、括約肌放鬆不良等原因。

以該名男子為例,超音波檢查發現攝護腺明顯肥大,估計體積約為75ml,是正常人攝護腺體積的3倍大左右,阻塞膀胱出口並阻礙尿液通過,膀胱殘尿液量達300cc,長期下來膀胱功能受損,膀胱內壓過大導致尿液回流造成腎水腫,才導致急性腎衰竭。

陳聖復表示,就醫時男子已雙側腎水腫、膀胱結石、腎功能退化,引發腎衰竭,所有攝護腺肥大的併發症都有了,必須先接受洗腎,才能避免腎功能繼續惡化,幸運的是,腎功能還是可逆的階段,取出約3公分大的膀胱結石、導尿後進行手術,腎功能慢慢恢復。

陳聖復說,目前藥物治療仍是攝護腺肥大的建議初步治療方式,包括甲型交感神經抑制劑及5α還原酶抑制劑,但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是產生攝護腺肥大的嚴重併發症,無法排尿導致尿滯留狀態、尿路感染、膀胱結石甚至腎臟功能損傷等,就該手術。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駐泰國代表處晚間發公告表示,該處因本(25)日一名外包清潔人員確診,將於8月26日及27日關閉進行消毒作業,暫不對外開放。駐泰國代表處說,為因應曼谷地區嚴峻疫情,將調整領務櫃枱對外開放時間,自2021年8月30日起至9月10日間,維持每周一、三、五上午9時至11時30分「收件」及「領件」服務,每週二...

閱讀詳情 »

【記者尤華恩/台南報導】台南市長黃偉哲今(25)日召開防疫記者會,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今日全國無新增本土個案,台南市長黃偉哲率台南市政府衛生局在今日的防疫記者會向市民朋友報告最新的疫苗施打狀況。 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今天全國跟台南一樣都是加零來了,但加零一天不能代表平安一世,因此他也苦口...

閱讀詳情 »

【記者尤華恩/台南報導】台南市長黃偉哲今(25)日召開線上防疫記者會,今日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全國無新增本土個案,黃偉哲率各局處首長向市民說明今日的疫苗施打狀況,疫情升級以來台南採取的防疫策略,南市府面對非洲豬瘟的防堵作為,以及感謝台南職籃隊捐贈防疫物資立體口罩支撐架說明。 台南市長黃偉...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新冠疫情升溫後民眾搶打疫苗,但仍有人擔心血栓風險而望之卻步。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教授葉秩光研發出全球獨創的超音波漩渦溶栓技術,運用如龍捲風般的聲波來震動並溶解血栓,快速安全地化解栓塞危機。這項研究成果已獲美國與歐洲專利,今年初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並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