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紀小小就近視? 這2種戶外活動可預防

年紀小小就近視? 這2種戶外活動可預防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台灣學童近視問題日益嚴重!高度近視不僅容易產生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病變,甚至有10%會導致失明。國民健康署呼籲,家長要有愛護眼睛從小就要開始的觀念,不只是要重視近視是疾病,並應建立孩子的視力存摺,在課餘時間鼓勵學童要多從事戶外活動,每年至少進行1次視力檢查,若是已近視者,則須控制近視度數。

走廊、樹蔭戶外活動可控制3成度數 醫療控制達5

由於台灣學童近視問題節節攀升,國民健康署特別委託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眼科吳佩昌醫師團隊,於北中南東多所學校推動課間下課教室淨空戶外活動、加強戶外教學、課後戶外學習功課;實證結果發現,戶外活動對於近視者的度數控制有著30%的效益,若接受眼科醫療控制可以達50%以上的效益,同時也證實在走廊或樹蔭下戶外活動即可預防近視,無須一定要在大太陽底下。目前,臺灣這項研究成果已獲國際知名眼科權威期刊Ophthalmology刊登。

國健署推「護眼123」 幫助幼兒儲存視力

依據國健署2017年調查顯示,幼兒園大班近視率為9.0%,小ㄧ增加到19.8%,到小二達到38.7% 。由於學齡前是防治近視關鍵期,為了讓防治近視從小做起,國健署特別提出「護眼123」,除透過每年定期檢查視力1-2次外,未滿2歲孩童應避免看螢幕,2歲以上則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以及每日戶外2-3小時,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都將有助於孩子遠離惡視力的威脅。

近視為終身疾病 護眼防治從幼兒開始

國健署王英偉署長提醒,一旦近視,就終生近視,平均每年會增加75-100度,因此家長應需具有視力存摺概念;若孩子沒有從小保護視力,視力存款會越來越少,所以若要延緩低齡早發性近視,就需要父母幫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如減少近距離用眼、莫以3C產品作為安撫幼兒的物品,這些都是當務之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8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位居106年十大死因的第四名,顯示預防與治療腦血管的重要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外科部神經外科主任劉安正指出,包括腦梗塞、腦出血、 腦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等都屬於腦血管疾病,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目前已能仰賴新的微創介入治療,有效提升療效。造成急性腦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76歲巴金森症女性,看到父子牽著一隻烏龜、鳥、女人、肩挑扁擔的人。69歲女性看到3個男人從電燈蹦出來,或從花園跳出來,有時水流出來,貓從牆壁跳出來,病人知道這些都不是真的。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白明奇指出,當視幻覺不影響生活,建議還是與之和平共處。看到不存在事物 恐是老...

閱讀詳情 »

別小看「無聲殺手」攝護腺癌!今年84歲廖爺爺,近年來飽受雙側腹股溝疝氣問題所苦。沒想到在進行疝氣修補術後,將切除組織進行切片檢查時,竟意外發現轉移性腺癌。抽血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更高達40.37(正常值為4以下),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罹患攝護腺癌第四期,且為攝護腺癌直接侵犯鼠蹊部的特殊案例。 ...

閱讀詳情 »

天氣忽冷忽熱,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時節,尤其是更年期女性,也是高危險族群,千萬別輕忽!根據衛生福利部106年死因統計,心臟病高居女性死因第二位,若再加上高血壓、糖尿病等血管相關死因,心血管性疾病年奪2萬4105名女性性命,號稱「隱形殺手」。由於女性在更年期前有荷爾蒙保護,輕忽預防重要性,再加上罹患心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