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終打理門面從「齒」提升顏值 隱形矯正變美不留痕跡

年終打理門面從「齒」提升顏值 隱形矯正變美不留痕跡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過了冬至,年終的腳步也跟著近了,不少人會選在農曆年節前後整修門面除舊佈新,尤其對於牙齒的美觀更加重視。矯正專科醫師周霖晉表示,每到歲末年終,門診前來矯正牙齒的患者明顯增多,除了將零亂的牙齒排列整齊,也為了臉部線條可以變柔和,讓整個人煥然一新,加上齒列整齊便於清潔牙齒,能減少蛀牙機率,可謂一舉數得。


周霖晉醫師進一步解釋,齒列不正需矯正通常有牙齒參差不齊、暴牙、戽斗等3種情形,但由於每位患者的牙齒情況不同,需由專業矯正醫師詳細評估後,才能規劃矯正方式。症狀輕微者不需拔牙,可直接橫向拓開排列整齊;症狀中等需拔智齒,將牙齒橫向拓開並往後移動;症狀較嚴重者,則建議拔2至4顆小臼齒,才能將牙齒排列整齊。


傳統金屬矯正器需使用鋼線移動牙齒,醫師會隨著牙齒挪動的情況逐步調整療程,但矯正過程中常發生咀嚼疼痛、難以清潔牙齒導致蛀牙,或矯正器掉落、刮破口腔等狀況。相較於傳統矯正方式,隱適美的隱形矯正能以較溫和的方式進行,患者疼痛度較低,且透明牙套較不影響患者外貌,材質圓滑不會刮傷患者口腔,進食後也可取下牙套清潔口腔,大幅降低蛀牙機率,即使蛀牙也便於治療。


周霖晉醫師指出,隱適美隱形牙套可事先透過電腦軟體,精算出牙齒移動的進度,讓患者同步了解矯正過程與矯正前後的牙齒樣貌。由於能事前規劃矯正時程,因此能讓患者1次帶回多副矯正牙套,每日戴滿22小時以上,每周更換1副牙套,能減少就診次數,只需2到3個月回診追蹤1次,適合忙碌或需長期出差的患者。


周霖晉醫師補充,若患者的牙齒非常凌亂,或是牙根難以移動,則需搭配傳統矯正。此外,若兒童有咬合不正的情況,應及早治療,一般建議上下門牙恆齒長出後,便可連同乳齒一併矯正,若齒列不正卻置之不理,恐導致日後上下顎骨歪斜。曾收治1名7歲女童,有戽斗問題,透過隱形牙套矯正約半年就將牙齒拉齊,之後引導側門牙長齊,前後治療約1年左右時間,便擁有一口整齊牙齒。


周霖晉醫師提醒,矯正牙齒務必配合醫囑,隱形牙套每日應戴滿時數,並確實刷牙。若有牙周病或缺牙問題,應與矯正醫師共同討論,評估治療程序,一般建議先治療牙周病及蛀牙後,再進行矯正,最後再做假牙或植牙較適當。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這「鉻」不能缺!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前總統李登輝因喝牛奶嗆到,後續引發吸入性肺炎,歷經5個月治療仍然不幸辭世。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指出,吸入性肺炎好發於年紀大的病人,當食物嗆入肺部後會有化學性灼傷造成繼發細菌感染,所以死亡率很高。曾敬閔提醒,老年人可多選用泥狀食物,以湯匙取代吸管為佳。如果家中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相信許多人應該曾有因為落枕,引起惱人不舒適的困擾,當早上睡醒的時候,發現脖子不能轉動,肩膀緊繃疼痛,接下來的幾天,都處在僵硬疼痛狀態,工作與生活品質都受到影響。那麼到底落枕了該怎麼辦? 溫差大、睡姿不良等因素 易引起頸部肌肉發炎 南投醫院黃正嘉物理治療師指出,早上醒來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小小腎結石不注意,當心整顆腎臟壞掉!一名60歲男性結石患者,左側腎臟因為腎結石掉下來卡在輸尿管,水腫得很厲害,但因為沒有疼痛感從未就醫,某次於家醫科回診拿高血壓藥物時,在抽血檢查時,發現腎功能異常,才轉介至泌尿科,醫師先安排輸尿管鏡將結石打碎,但左側的腎功能卻回不來,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截至2020年7月的統計資料,台灣約有4萬名的愛滋感染者,新感染人數是自107年起連續第2年下降,年輕族群感染的比例較去年占比上增加約2%,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醫務秘書教研部鄭舒倖主任指出,從今年疫情爆發開始,發生部分個案因滯留國外、隔離或醫院感染管控延誤領藥,後續都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