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菜吃不完「膩了」? 營養師小巧思大變身好吃又營養

年菜吃不完「膩了」? 營養師小巧思大變身好吃又營養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除夕與初一豐富且份量龐大的年菜,讓同1道菜連續吃好幾天,但就算再好吃都有可能吃膩怎麼辦?新光醫院營養師許為捷提醒,年菜如果1餐吃不完,一定要放置冰箱妥善保存,吃之前也要澈底加熱,才能降低吃壞肚子機會。同時幾道年節常有的大菜,加入小巧思除可以增添風味、解膩外,對身體負擔也比較少。


年菜保存冷藏攝氏7度以下 2次加熱要70度以上


許為捷表示,如果菜餚在1餐吃不完,保存就非常重要。一定要用保鮮膜或保鮮盒包裝好,放在攝氏7度以下冷藏室,才能降低微生物活動,常溫擺在餐桌上,很容易就腐敗。再次加熱時,溫度也一定要在攝氏70度以上,最好是能煮到湯汁沸騰,才能利用高溫減少微生物的滋生。


筍絲蹄膀加冬粉芹菜 瞬間變成脆口新佳餚


如果除夕與初一都有同1道菜,吃不完又捨不得浪費,但再吃又感到厭煩,就可以考慮讓年菜「變身」。許為捷說,筍絲燒蹄膀是年節常見大菜,但是經常一兩餐都吃不完,這時可以改變一下口味,讓視覺與味都能有新刺激,可以在筍絲燒蹄膀放入芹菜、蔥蒜、冬粉,讓年菜變身。


許為捷解釋,筍絲燒蹄膀是比較油的1道菜,味道也比較濃郁,加入芹菜香氣能增添不同味道外,纖維值也非常高,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富含豐富的植化素,能協助身體抗氧化;冬粉則是能給予滑順口感,吸滿湯汁的冬粉味道上也會有不同刺激,讓筍絲蹄膀能有不同風味,也可以稍微健康一些。


炸魚去皮加蛋與牛奶 低脂魚肉滑蛋現身


同時許為捷也建議,炸魚常是年菜的佳餚,但如果沒吃完,也可以變身成為不同的料理。先把炸魚的外皮去除,單純留下魚肉,減少油炸外皮的高熱量,加上蛋與牛奶,全部攪在一起,再製作成滑蛋魚肉。也可以在煎炒前,加上過年已經熬好的雞高湯或柴魚高湯,增添魚肉滑蛋的風味。


白斬雞有剩加筍子煮湯 暖身營養身體負擔也不高


另外,雞肉也是常見的年節料理,經常吃不完。不論在家吃或在外聚餐,白斬雞都很受歡迎,並且相對於豬肉與牛肉,脂肪含量也比較低,而如果白斬雞沒有吃完,可以涼拌也可以煮湯,加入小黃瓜、紅椒、黃椒、蒟蒻絲,配合自己喜歡的調味料,就可以成為營養與口感都很好的涼拌菜。


許為捷補充,利用吃不完的白斬雞煮湯,也是非常好的方法,竹片筍湯就是不錯的選項,竹筍的纖維質含量非常高,半個飯碗的量,就能滿足1天10%纖維質所需的量,而且竹筍熱量非常低,100公克僅有27大卡,加上竹筍礦物質也相當高,有鉀、磷、鎂等,維生素B與維他命C也很豐富。


蝦子吃不完沙鍋鑄鐵鍋有妙用,日式疊煮料理減少油膩


年菜還常見蝦子料理,如果吃不完,許為捷建議,可用日本流行的「疊煮料理」法。原理是利用食物在鑄鐵鍋或砂鍋的密閉空間半蒸半煮,將食材的精華鎖在鍋裡。做法簡單,不經過繁複的烹煮,不僅可以保留食材本身的美味還可以減少油膩。


許為捷說明,食材包括大白菜(半顆)、雪白菇1包、蔥半根(斜切)、蛤蠣280公克、蝦10尾、鹽(依個人口味添加)、米酒1大匙,若喜歡吃豆腐的朋友,也可以加入豆腐半盒,疊在白菜的上方,蓋上蓋子以中火悶煮15至20分鐘即可。


許為捷解釋,蝦子富含蛋白質、微生素A、微生素B群、鈣、鐵、磷、鋅及牛磺酸等營養價值,但蝦子易腐敗,最好先行分裝急速冷凍,取1次要烹煮的量,保持最佳的鮮度。若要年菜大變身成下一道料理時,也請民眾要特別注意,中心溫度需要達到70度。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抗癌」大作戰!!面對癌症打擊,營養照謢成為堅強後盾!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眉毛,對於我們的面貌有著不小的影響,但眉毛只是用來裝飾我們門面,或豐富我們表情用的嗎?其實眉毛有他的功用,今天就要考考大家,眉毛真正的功用是什麼?     A. 遮陽,防止眼睛曝曬  B. 阻擋汗水滑入眼睛 C. 只是尚未退化的部分毛髮 你的答案是?(往下...

閱讀詳情 »

嘴破雖然不是什麼大病痛,但常常困擾著我們。你是否有想過,嘴巴好好的為什麼會破?到底是缺了什麼營養素呢?   嘴破是因為我們缺乏了維生素B2,動物的肝臟、蛋、牛奶、綠色蔬菜、小麥胚芽與起司裡面,都含有很多維生素B2。這些都是我們平常常見的食材,但為什麼我們還是會缺乏B2呢? 因為維生素B2是...

閱讀詳情 »

乳癌是婦女最常見的癌症,民國99年約有9600名婦女罹患癌乳癌,相當於每天有26位婦女罹患乳癌。 唸書時老師有教過乳房自我檢測,之前偶爾可以聽到政府宣導,但最近比較少聽到,因此幫大家復習一下。 平常在家可以透過手指的觸摸,來做一些自我的小檢測,自我檢測有兩種,站立與平躺。站立時檢查的較淺層,而平躺時...

閱讀詳情 »

冬天一到,輪狀病毒就開始活躍,對寶寶造成不小的威脅,也讓媽媽傷透腦筋。輪狀病毒到底是如何傳染?又有哪些症狀呢? 輪狀病毒好發在冬天(大約在11月到3月),5歲以下的小朋友容易感染,而6個月到2歲的小朋友最嚴重也最危險。 輪狀病毒是透過糞口傳染,成人也會被感染,只是症狀不明顯,但仍會帶有病毒,所以除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