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菜太澎湃長輩難消受 春節期間急診就醫腸胃炎排第1

年菜太澎湃長輩難消受 春節期間急診就醫腸胃炎排第1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農曆過年送舊歲迎新春,當然少不了開運年菜與應景零嘴,然而年長者們脆弱的腸胃可受不了這樣的「厚待」,總在年節時抱怨「胃糟糟」,經常引起腹脹、便秘、胃痛等腸胃不適。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至翔提醒,老人家腸胃功能不如年輕人,若年節飲食不忌口,可能使慢性病失控,也造成腸胃負擔。


陳至翔表示,隨著老化,腸胃系統也跟著退化,不只腸胃蠕動速度變慢,胃酸分泌量也跟著降低,食物進到胃中到排空,所需的時間約是青壯年的2倍,雖然平時長者們有相對規律的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但農曆春節美食當前,再加上家人團聚、氣氛歡樂,多會有「難得過節,久久1次無妨」心態。


然而陳至翔強調,突然混亂的作息及飲食習慣,最容易引起各種腸胃疾病,加之牙口不好,影響咀嚼能力,食物常未完全咬碎就進到胃中,若吃入過多油膩、粗纖維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更會加重消化不良。


並且年菜常1餐吃不完,會隔餐甚至隔天再加熱食用,食物保存不當易孳生細菌。陳至翔提醒,長者們的抵抗力及免疫力較差,很可能因此而食物中毒或罹患急性腸胃炎。根據健保署統計,2019年春節期間急診10大疾病中,腸胃炎排行第1,有4.4萬多人次,春節後7天內,腸胃炎更高達28萬多人次。


陳至翔醫師進一步指出,腸胃系統除了食道、胃、小腸、大腸外,也包含了肝、膽、胰臟、脾臟,油膩的年菜,不只可能引發長輩們腸胃不適,也會刺激膽囊收縮分泌膽汁,提高膽囊炎、胰臟炎發生的機率,故亦不乏因膽囊或胰臟不堪負荷而發炎掛急診的年長病人。


為了能安心、健康過好年,陳至翔醫師提醒長者們,用餐時應少量多餐,並避免暴飲暴食,使胃塞入大量食物而過度膨脹,影響消化;衛生方面,需注意食材新鮮及菜餚保鮮;烹調方式,則可以清蒸、水煮,代替油炸;年糕、發糕等不易消化,淺嘗即可,不宜過量。


另外,陳至翔醫師也鼓勵長者們多起身活動筋骨,並攝取蔬菜水果等含纖維質食物,幫助腸胃蠕動及排便。歡喜慶新春時,也需維持規律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注重腸胃保健,保有健康才能歡度佳節。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蟬聯冠軍女性肺癌僅次乳癌
▸長輩也想好好吃頓年夜飯 數位All on 4全口重建可實現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醫師,我最近睡眠品質很不好,但白天精神又比往常都還好,在工作的場所與異性的互動變活躍,一直保持在亢奮的狀態,同事說我與平常內向不太講話的樣子不一樣,請問我的身體是不是出狀況?」每到春季,約二到三成躁鬱症患者會在季節交替時發病,約占全年的70%以上。 身心科症狀春季易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飛輪課已經成為健身房及各縣市運動中心最夯的運動課程,雖然1堂課只有40分鐘,但在教練口令帶動下,雙腳用力踩著飛輪一下就爆汗、大量燃燒卡路里,許多人認為,這類高強度間歇運動可以有效減重,因此,飛輪課大受歡迎。   國民健康署指出,高強度間歇運動(High In...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型冠狀病毒造成全球恐慌,但其實過去就曾有不少可怕的疾病肆虐著人們,包括2002年在廣東佛山發現的首例「SARS」患者,根據世界衛生組統計,造成的死亡人數就有919人,但最讓人類感到恐懼的則是曾肆虐歐亞大陸的黑死病,根據《怪奇科學研究所》一書指出,黑死病不僅難以預防及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