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頭痛到睡不著 中醫「針」有效

頭痛到睡不著 中醫「針」有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6歲林小姐容易緊張焦慮,從學生時代起就常有頭痛症狀,考試前及月經前後最容易發生,疼痛的部位及性質不太固定,但在壓力解除後發作的程度及頻率都會降低,近日因工作壓力大又有頭痛的情形,曾就診西醫服用止痛藥。林小姐求診中醫,希望藉中醫調理,能降低服用止痛藥機率,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翁瑞陽醫師,翁瑞陽醫師診斷林小姐為張力性頭痛及叢集性頭痛病症,給予針灸與中藥治療,頭痛病症大幅改善。

為何會頭痛? 9成是張力型頭痛

翁瑞陽醫師指出,在台灣最常見的頭痛是張力型頭痛,佔所有頭痛類型的約90%,是由於頭顱周圍肌肉筋膜收縮,刺激血管或筋膜周圍的神經所引發,患者的頭部兩側常有像被繃帶緊緊綑綁的疼痛感。另一種常見的頭痛是偏頭痛,大約佔所有頭痛類型的5-6%左右,典型的偏頭痛在發作前一天左右就會出現焦慮、疲倦、食慾改變等症狀,通常發生在頭部單側,發作時在患處會有脈搏跳動感,且常常伴隨著噁心、欲吐、畏光、怕噪音等症狀。

而叢集性頭痛是較不常出現的類型,約佔所有頭痛類型的1%,但其症狀通常較為劇烈,會從眼眶或太陽穴的位置發作,接著再轉移到頭部一側,通常無法靠休息來緩解,常會伴隨臉色蒼白、臉部盜汗、鼻塞或眼睛流淚等症狀。

中醫針灸 緩解頭痛不適

翁瑞陽醫師表示,林小姐頸部及後腦一直有持續的緊繃感,尤其,長時間使用電腦時就容易發作,從症狀看來,當屬張力性的頭痛。但林小姐表示,近一週有一次嚴重的夜間發作,是在經期後第二天發生的,從右側的眼眶開始,並且出現流淚鼻塞等症狀,疼痛相當劇烈,讓她無法入睡,此屬叢集性頭痛。張力性頭痛主要由後頸及枕部帽狀腱膜張力異常所導致,故針灸足太陽膀胱經的絡卻、玉枕及天柱等穴,以及足少陽膽經的風池、腦空等穴。叢集性頭痛的部分,則針灸足少陽膽經的上關穴及陽白穴,手陽明大腸經的曲池穴、合谷穴,足陽明胃經的內庭穴。

林小姐回診表示,第一次治療後,後頸部的緊繃舒緩大半,至於叢集性頭痛的症狀治療後也還未復發。翁醫師建議患者,減少長時間低頭看電腦的時間,避免頸部不適,再追蹤月經前後是否仍有頭痛症狀。

根治張力性頭痛 改善姿勢做起

翁瑞陽醫師表示,張力性頭痛的造成原因與姿勢有相當大的關係,想要根治宜從改善看書及看電腦的習慣著手,設定鬧鐘定時起來動一動,避免頸部長時間處於前傾的姿勢。至於叢集性頭痛的病因,醫學上尚未完全釐清,但研究顯示與三叉神經相關,且抽菸、喝酒、服用硝化甘油(耐絞寧)都會增加風險,遺傳也是因素之一,叢集性頭痛較易復發,宜長期追蹤,以得到最好的療效。

【延伸閱讀】

復發性濾泡淋巴瘤治療新選擇 有效延長存活期

眼睛「蛋白」熟透透? 飛秒白內障手術找回好視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這是一句很經典的廣告台詞,可見喝水對於人體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中醫師康涵菁分享,中醫在調理體質,講求氣血水的平衡,人體水分的代謝對於全身循環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中醫觀點,肺、脾、腎三臟參與水的代謝。一喝水就排尿 中醫觀點:肺有問題比如有人一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蔡誠報導】一名六旬婦人因長年洗腎造成免疫力低下,7、8年前罹患感染性心內膜炎,造成急性心臟衰竭合併敗血性休克,緊急進行傳統外科主動脈瓣膜置換後救回一命。但因仍需維持每週三次的洗腎行程,造成原先置放使用年限約達10-20年的生物瓣膜提早退化,別說日常生活喘得厲害,就連躺平都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高血壓堪稱隱形殺手,因多數患者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容易被忽視。根據2015-201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18歲以上人口中,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高憲立表示,許多患者病識感不高、沒有積極治療,將引發全身性併發症,對國民健康、醫療支出及社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外電報導】全球約有7000萬人口吃,其中包括現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也曾公開表示因語言障礙,而被同學和一名修女嘲笑,他也坦言克服口吃,是他做過最困難的事情之一。自古以來,口吃的人常常遭到批評、取笑,也經常被誤解成養育不良,或情感創傷等因素而引起的「心理問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