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菜這樣吃虎年不怕虎背熊腰 5大慢性病也有飲食守則

年菜這樣吃虎年不怕虎背熊腰 5大慢性病也有飲食守則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農曆新年是重要的節慶,親友間的團聚在疫情之下更顯得寶貴,圍爐不僅圍起大家的情感,也能在辛勞1年後好好犒賞自己美味的年菜佳餚,但要小心千萬別把過多熱量一起吃下肚,讓虎年成了發福年。


亞東醫院營養科陳煌其營養師提醒,過年期間飲食的選擇是相當重要的,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造成肥胖,只要記得把握3低1高(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的飲食原則,就可以開心健康過好年。


年菜這樣吃控制熱量又健康 輕鬆減輕身體負擔


陳煌其營養師說明,年菜往往都是高油、重口味的料理,烹調方式多油炸、多醬汁,如:紅燒、糖醋、蜜汁等,且使用油炸與醬汁烹調後,熱量都會不知不覺增加,會造成身體更多的負擔,建議改以清蒸、烤、煮等烹調方式,就能大幅降低攝取的熱量


年菜通常為豐富的魚肉料理,而養師提醒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建議在料理裡多加入蔬菜,如:長年菜,不僅應景也能多攝取到纖維,盡量避免動物性油脂高的食物,如動物皮、肥肉、豬油等。


滿桌的零食、餅乾是聊天、觀影時最好的搭檔,不知不覺中就食用了過多了份量,陳煌其營養師建議,可以先將預計要吃的份量裝在容器裡,較能控制好攝取量,同時陳煌其營養師提及,零嘴外,飲料也暗藏熱量,酒精、汽水也是高熱量的食物,改以水、無糖茶類能夠減少多餘的熱量攝取


5大慢性病族群飲食原則 安心吃過好年


亞東醫院營養科陳煌其營養師提醒,5大族群: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高脂血症、痛風等,慢性病患在過年時更應該要注重飲食,飲食原則如下:


▸糖尿病:過年期間應持續遵守3低1高的原則,避免會直接影響血糖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如:冬粉、根莖類食物(地瓜、芋頭、馬鈴薯、南瓜、山藥等)、勾芡、糯米類等高升糖指數食物,皆須要注意食用量。


▸高血壓:勿攝取過多高鹽分食物,如:多醬汁烹調的料理及滷汁、醃製品等,建議多攝取蔬果,若有合併糖尿病,水果1天控制在2個拳頭大即可。


▸腎臟病:需遵守低蛋白飲食的原則,在過年期間淺嚐即可,避免吃過多的滷汁、醃製品等高鹽分食物,以及含有較多的磷的加工類食品等。


▸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症的病友建議減少攝取高飽和脂肪食物,如動物皮、肥肉、豬油等,以及精緻澱粉;高三酸甘油脂的患者則要少攝取油炸、精製糖及酒精等食物。開心果、腰果等堅果屬於高油脂食物,3天最好控制在5至6顆即可。


▸痛風:高油、高蛋白高普林及酒精都是引起急性痛風的危險因子,所以痛風患者在過年期間應避免油炸食物及大魚大肉等。最重要就是要避免飲酒,因為容易造成尿酸的堆積,導致急性痛風。


根據衛福部統計,春節期間至急診最多的疾病為腸胃炎,可能是因為吃太多、飲酒過量、細菌或病毒感染等。陳煌其營養師提醒,過年期間還是要注意,不要過度進食與飲酒,才能開心健康的過新年,充飽電力迎接虎年。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大啖年夜飯皮膚病竟爆發! 中醫點名:這些年菜要忌口
▸年前大掃除最怕勞動損傷 復健科醫師教你常見症狀處置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去年有67萬名婦女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發現3800名乳癌個案,相當於每篩檢176名女性即可找到1名乳癌個案。不過,根據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5成9婦女覺得身體健康不需要做乳房攝影檢查,2成太忙沒有時間;推估乳癌發生率高峰45至69歲婦女中,有1萬4000名潛在個案,因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小強立大功!中興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今天發表「仿生藥物釋放貼布」研發成果,該款藥用貼布可自動分泌藥物增加黏性,而且還透氣又防水;而這項革命性產品,研發團隊竟然是從蟑螂、壁虎、蒼蠅等昆蟲所獲得的靈感。中興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研究團隊參考蟑螂、蒼蠅、螞蟻等「昆蟲腳趾」的結構,研發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精神科病人的一天藥費連一杯飲料都不如!」,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指出,為管控藥費,健保署中區業務組竟拿弱勢的精神科患者開刀,嚴格限制病人處方日額藥費必須低於55元,其中包含第6類重大傷病慢性精神病人,從老人失智症、重度憂鬱、躁鬱症、精神分裂症、自閉症等全數在列,若全台實施,將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乳癌患者中,每4人就有1人為HER2陽性,不僅轉移、復發風險高且預後不佳,雖有標靶藥物治療,仍無法突破疾病無惡化存活期12個月、整體存活期3年的極限;醫師表示,今年7月新標靶藥問世,可將存活時間再延長6.1個月,突破至45個月以上,即使癌細胞轉移,7成以上仍可存活超過5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