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過年一到免不了大魚大肉、大吃大喝,不少民眾,因為餐餐太豐盛,除了發福之外,更引來「脹氣」等腸胃問題,臺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主任鄭以勤表示,過年要避免吃太多會產氣的食品,可以善加利用「低FODMAP」飲食,免於脹氣困擾!善用「低FODMAP」 腸躁症、胃脹氣遠離你!鄭以勤表...
閱讀詳情 »2022年1月30日
拒絕做「吼叫父母」 心理師授高EQ教養6大方針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電視劇《三十而已》裡面的女主人翁顧佳,在形容自己為人母的感觸時說道:「我出月子的第一天,突然感覺到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顧佳的兒子)的媽媽。」在成為人母人父的那一瞬間,我們從此不再是一個人,必須承擔另一個新的生命!但即使我們付出了所有的心力,要成為「夠好」的父母卻...
閱讀詳情 »年菜 零食隱藏「過敏原」! 水餃 牛軋糖到拜拜的麻荖都要小心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過年大魚大肉,除了一般人最在意的熱量、發胖問題之外,其實還得當心年菜、過年零食當中暗藏容易引起過敏的元兇!營養師莊譓馨提醒,尤其年節期間比較不忌口,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將過敏食物吃下肚,或是攝取過量高組織胺食材,誘發身體一連串的不適反應,像是象徵元寶的水餃、應景的牛軋糖...
閱讀詳情 »長途開車運將痔瘡長15年 動手術一招除後患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阿明(化名)是貨車司機,每次上廁所後出血的狀況反反覆覆已長達15年,使用藥物治療也不見好轉,讓他十分困擾,最近終於在不堪其擾下接受新式微創痔瘡環切手術,沒想到術後傷口沒有傳說中那麼痛,當日也可以下床、恢復日常活動,讓他直呼太晚決定動手術,白困擾了好多年。羅東博愛醫院大腸直腸...
閱讀詳情 »身邊有人想自殺怎麼辦?這些原則你必須知道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想自殺的人若思緒紛亂,帶有模糊的自殺意念,那麼可能就有足夠的機會讓其可以和關心他的人暢談這種想法和感覺。然而,需不需要後續的追蹤則可以再觀察,尤其是那些社會支持系統不足的個案。其實不管本質是什麼問題,自殺個案通常兼具三種感覺:「無助、無望和絕望。」如果身邊人有想自殺 2大原...
閱讀詳情 »康復不算結束!10個人就有1例「Long COVID」 5種人難逃新冠病毒後遺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已逼近3億人,即便台灣疫情較輕微,迄今也累計超過1.6萬名病例,並造成8百多人死亡。一旦感染新冠肺炎之後,影響可能比你想像中的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書綸指出,根據世衛組織統計,約有8到8成5患者為輕症,多數在3至4周後...
閱讀詳情 »重度乾癬慘遭校園 職場霸凌 生物製劑成功清除病灶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從13歲發病、15歲確診乾癬至今,曾讓我感到無力、絕望,尤其當時對疾病不了解,拖延兩年才確診,嚴重的皮膚病灶,讓我在學校慘遭霸凌,對象包括同學與老師。」現年32歲的蔡先生沉重地說。8年前因一次感冒,使蔡先生乾癬惡化,全身上下6至7成面積都是紅腫、乾燥、脫屑的皮膚,每一...
閱讀詳情 »7千人居隔不能回家過除夕!匡列太嚴? 指揮中心說明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台灣各地發生相當多的Omicron大規模傳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統計至29日下午4時,居隔的人有7,332人,居家檢疫者有17,725人,陳時中補充,近期將有多數人被解隔離。不過近期一次匡列了不少人,有人質疑匡列隔離標準過度嚴格,就連根本不認識確診...
閱讀詳情 »小年夜本土+14 境外+40 陳時中:3大4小傳染鏈待查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小年夜,公布本日新增的本土病例為14例,境外移入為40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有「3大4小」的傳播鏈需要釐清感染的源頭。 宜蘭礁溪長榮鳳凰酒店傳染鏈延伸至高雄 家戶感染增加 日前有1個來自高雄的家庭染疫,目前該飯店的案例多數轉...
閱讀詳情 »年菜這樣吃虎年不怕虎背熊腰 5大慢性病也有飲食守則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農曆新年是重要的節慶,親友間的團聚在疫情之下更顯得寶貴,圍爐不僅圍起大家的情感,也能在辛勞1年後好好犒賞自己美味的年菜佳餚,但要小心千萬別把過多熱量一起吃下肚,讓虎年成了發福年。 亞東醫院營養科陳煌其營養師提醒,過年期間飲食的選擇是相當重要的,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造成肥...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