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7千人居隔不能回家過除夕!匡列太嚴? 指揮中心說明

7千人居隔不能回家過除夕!匡列太嚴? 指揮中心說明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台灣各地發生相當多的Omicron大規模傳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統計至29日下午4時,居隔的人有7,332人,居家檢疫者有17,725人,陳時中補充,近期將有多數人被解隔離。不過近期一次匡列了不少人,有人質疑匡列隔離標準過度嚴格,就連根本不認識確診者,只有極短時間的足跡重疊便被匡列;指揮中心再度重申隔離標準。


7千人居隔不能回家過除夕!匡列太嚴? 指揮中心說明

▲指揮中心強調現行密切接觸者以1人1室為原則,且可選擇公費集中檢疫所。(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中重申:疫調是一門專業 只要認為可能造成社區傳播就會匡列


陳時中表示,疫調是相當專業的事情,北市府歷經5月的3級警戒,專業是值得信任。被疫調的人如有疑問,可以向衛生局提出。匡列是需要密集的確認的,並非只是足跡接近就要匡列,疫調人員只要認為可能造成社區傳播,就會匡列。陳時中說,「一般人沒被匡列到就覺得匡列太鬆散,被匡列到就覺得匡列得太積極。但這就是為了社區安全需要做的事,疫調人員都是很負責任在匡列,有疑義也可詢問疫調人員。」


如住處不適合隔離 則可公費送集中檢疫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再度說明接觸者匡列原則,亦提醒民眾提高警覺,如未被匡列但疑有可能接觸,建議主動篩檢。指揮中心指出,如有COVID-19確診個案,地方政府衛生單位人員即會依據相關作業流程前往執行疫情調查及接觸者匡列,以釐清相關活動史與接觸者,必要時由警政單位協助調查個案活動軌跡。衛生單位針對確診個案於可傳染期間參與之各項活動,皆會進行詳細疫調,並依接觸時間及有無適當防護之條件等,評估所有可能接觸人員感染風險後,進行接觸者名單匡列,並通知該等人員依循衛生機關規定執行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或自我健康監測等各項防疫措施。


指揮中心表示,密切接觸者之隔離措施自2021年5月16日起即以1人1室為原則,惟經指揮中心專案核定、地方政府報經指揮中心同意或經地方政府衛生單位評估家中環境不適合,例如:居家隔離者無法使用獨立的房間及廁所、住家環境有受病毒汙染之虞且難以即時確實清消,可能有環境汙染造成疾病傳播之風險等,可前往「公費」集中檢疫所隔離。隔離措施為阻絕病毒傳播重要方法,籲請民眾務必配合、遵守相關規範,共同維護社區安全。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大啖年夜飯皮膚病竟爆發! 中醫點名:這些年菜要忌口
▸年前大掃除最怕勞動損傷 復健科醫師教你常見症狀處置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COVID-19肆虐以來,民眾一旦出現嗅覺異常,不免擔心染疫。其實,嗅覺異常不僅是新冠肺炎的可能症狀,也是帕金森氏症典型症狀之一。便有病友確診後才恍然大悟,原來過去與家人到漁港遊玩,唯獨自己聞不到「海味」,竟然與睡眠障礙、便祕等「看不見」的症狀一樣,都是帕金森氏症早期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腦中風急救送醫和一般急症的急救送醫有所不同,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曾弘斌主任與高志堅醫師受邀至宜蘭地區消防隊,針對腦中風急救的特殊性,為打火兄弟們進行教育講座。 中風失能比例逾6成 家庭負擔沉重 曾弘斌主任表示,第一次中風的病人,在中風一個月後的失能比例逾六成,其中半癱瘓...

閱讀詳情 »

養成「在早餐吃」的習慣,效果特別好! ◉ 維持健康從「早中晚的三餐」做起 各位有沒有好好的吃早餐呢?很多人可能因為早上時間不太夠,就用一杯咖啡隨便解決早餐。 想要提升健康意識的話,省略早餐會是一個令人遺憾的選擇。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省略早餐會提高肥胖風險。 省略早餐會使午餐和晚餐的食欲升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精準醫療這個名詞儼然已經成為高科技醫療的代名詞,尤其在癌症治療這一塊,從最初通殺的化學治療進展到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等,追求的就是找出病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長庚紀念醫院基隆院區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臨床經驗豐富,陪伴過的病人不計其數,同時也擔任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的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