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拒絕做「吼叫父母」 心理師授高EQ教養6大方針

拒絕做「吼叫父母」 心理師授高EQ教養6大方針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電視劇《三十而已》裡面的女主人翁顧佳,在形容自己為人母的感觸時說道:「我出月子的第一天,突然感覺到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顧佳的兒子)的媽媽。」在成為人母人父的那一瞬間,我們從此不再是一個人,必須承擔另一個新的生命!但即使我們付出了所有的心力,要成為「夠好」的父母卻依舊不容易。靳宇晨臨床心理師表示,那些自我期許下的龐大壓力,反而經常壓得我們喘不過氣,讓我們失去自己,也在不經意中傷害或烙印了孩子,變成孩子口中「總是大吼大叫的父母」。
父母以打罵、大吼回應 影響孩子發展
事實上,多數孩子無法控管自己憤怒的情緒,他們可能經歷了與我們相同的情緒感受,但受限於表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還沒有發展完全,他們只能夠選擇。
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來展現情緒,像是哭鬧、尖叫、在地上打滾,甚至攻擊自己或他人。
過程中,父母可能會為了制止孩子的脫序行為,生氣地大叫、嘶吼,或直接出手制止,但對別人「表達」怒氣,只會強化並提升對方的憤怒程度,更可能使得孩子感到受傷、害怕或生氣,以致情緒崩潰,讓場面變得更加無法收拾。
因此,協助孩子正確地處理情緒變成了我們的工作,但要是我們在教養的過程中早已壓力過大、精疲力竭,又該如何給予孩子具有建設性的幫助?國內外許多親子教養專家有感於為人父母在教養上的棘手過程,協助整理了相關理論,幫助我們免於混亂的狀況,做個平和的父母,方能夠協助孩子在情感、才智以及社交能力上獲得健全的發展。
靳宇晨臨床心理師在參考國內外親子教養專家的相關著作下,整理出下列五項自我調整策略,協助父母在教養過程中保持心理健康,同時歸納出一些協助孩子調節、處理情緒的策略,幫助我們在孩子處於負面情緒裡頭時,能夠有效的協助孩子緩解情緒,幫助我們教導出快樂的小孩。
父母自我調整策略
一、覺察自己的情緒,在過程中好好照顧自己,並隨時幫自己充飽電。
二、提醒自己這不是緊急狀況!當注意到自己準備要發怒、大聲起來之時,幫助自己做「暫停、放下、深呼吸」等動作,再回到意識當下,避免受情緒牽制。
三、在準備管教之前,做任何可以冷靜身體戰鬥或逃跑反應的事情(例如:深呼吸、用冷水洗臉,或離開當下環境),避免威脅、訴諸肢體暴力。
四、隨時提醒自己:「你是大人。」你的孩子正在觀察你的每一個行為,學習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五、找方法處理自己的情緒。請記住,你也需要宣洩!當覺察到自己無時無刻都被憤怒所困擾,且已經無法控制那些憤怒時,請尋求諮商協助,以避免在身體或心理上傷害孩子。
三項情緒處理原則
舒緩情緒:我們可以透過情感描述,幫孩子「把情緒說出來」,讓孩子感到被理解,藉此平復下來。(例如:你現在看起來很難過,你好像需要媽媽抱一下!)
一、行為設限:建議可以採用「直述句」的方式,堅定地針對孩子的問題行為予以「設限」(例如:這個東西不是用來丟的)
二、解決問題:建議可以給予孩子一些「替代方案」(例如:現在必須離開,你可以選擇牽媽媽的手走,或你自己走!),或引導孩子去思考「新的處理策略」(例如:這次遊戲失敗了,不過沒關係,我們可以一起來想一想,還有哪一些方法,可以讓我們下一次做得更好!)
參考書籍:《與孩子的情緒對焦》、《愛上當爸媽這件事》、《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等。

文/靳宇晨臨床心理師

文章來源:https://www.pohai.org.tw/health_detail.php?PKey=1210#sidebar_1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提醒,4月是往年恙蟲病通報開始季節,5至6月會到達高峰,因清明兒童連假將至,掃墓祭祖或踏青、露營等戶外活動,容易接觸到恙蟲孳生的草叢環境,增加感染恙蟲病的風險,若未治療死亡率最高能到6成。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恙蟲病是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螨叮咬而傳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結帳、物品陳列、招呼客人都是簡單工作,但對於健忘的失智患者來說,卻具有一定難度,罹患失智症的劉大哥日前在家樂福永續概念店擔任「1日店長」,店員送他1顆茶葉蛋,鼓勵他完成任務,他開心地說,「這是人生中領到最有意義的1顆蛋!」。 74歲劉先生退休前擔任證券、食品等相關業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首批牛津AZ疫苗預計將在明(17)日完成封緘檢驗,接著貼上標籤與運送,就可以安排第1優先順序醫事人員施打。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施打意願調查數據,符合資格民眾僅約3成願意施打。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針對符合優先順序首批施打的對象,全國新冠專責...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花蓮報導】花蓮慈濟醫院腎臟病照護團隊於3月14日舉辦健康講座「百戰百腎顧腰子」,邀請到內科部主任徐邦治及副主任王智賢,分享預防及治療腎臟病的「顧腰子」生活妙方,並由黃意雯、楊子儀物理治療師現場為民眾示範,在家如何利用簡單的道具做運動,一起為守護腎臟健康努力。 腎臟是負責排毒的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