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菜這樣吃虎年不發福 5大慢性病飲食守則健康過好年

年菜這樣吃虎年不發福 5大慢性病飲食守則健康過好年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農曆新年是重要的節慶,親友間的團聚在疫情之下更顯得寶貴,圍爐不僅圍起大家的情感,也能在辛勞1年後好好犒賞自己美味的年菜佳餚,但要小心千萬別把過多熱量一起吃下肚,讓虎年成了發福年。


亞東醫院營養科陳煌其營養師提醒,過年期間飲食的選擇是相當重要的,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造成肥胖,只要記得把握3低1高(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的飲食原則,就可以開心健康過好年。


年菜這樣吃控制熱量又健康 輕鬆減輕身體負擔


陳煌其營養師說明,年菜往往都是高油、重口味的料理,烹調方式多油炸、多醬汁,如:紅燒、糖醋、蜜汁等,且使用油炸與醬汁烹調後,熱量都會不知不覺增加,會造成身體更多的負擔,建議改以清蒸、烤、煮等烹調方式,就能大幅降低攝取的熱量


年菜通常為豐富的魚肉料理,而養師提醒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建議在料理裡多加入蔬菜,如:長年菜,不僅應景也能多攝取到纖維,盡量避免動物性油脂高的食物,如動物皮、肥肉、豬油等。


滿桌的零食、餅乾是聊天、觀影時最好的搭檔,不知不覺中就食用了過多了份量,陳煌其營養師建議,可以先將預計要吃的份量裝在容器裡,較能控制好攝取量,同時陳煌其營養師提及,零嘴外,飲料也暗藏熱量,酒精、汽水也是高熱量的食物,改以水、無糖茶類能夠減少多餘的熱量攝取


5大慢性病族群飲食原則 安心吃過好年


亞東醫院營養科陳煌其營養師提醒,5大族群: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高脂血症、痛風等,慢性病患在過年時更應該要注重飲食,飲食原則如下:


▸糖尿病:過年期間應持續遵守3低1高的原則,避免會直接影響血糖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如:冬粉、根莖類食物(地瓜、芋頭、馬鈴薯、南瓜、山藥等)、勾芡、糯米類等高升糖指數食物,皆須要注意食用量。


▸高血壓:勿攝取過多高鹽分食物,如:多醬汁烹調的料理及滷汁、醃製品等,建議多攝取蔬果,若有合併糖尿病,水果1天控制在2個拳頭大即可。


▸腎臟病:需遵守低蛋白飲食的原則,在過年期間淺嚐即可,避免吃過多的滷汁、醃製品等高鹽分食物,以及含有較多的磷的加工類食品等。


▸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症的病友建議減少攝取高飽和脂肪食物,如動物皮、肥肉、豬油等,以及精緻澱粉;高三酸甘油脂的患者則要少攝取油炸、精製糖及酒精等食物。開心果、腰果等堅果屬於高油脂食物,3天最好控制在5至6顆即可。


▸痛風:高油、高蛋白高普林及酒精都是引起急性痛風的危險因子,所以痛風患者在過年期間應避免油炸食物及大魚大肉等。最重要就是要避免飲酒,因為容易造成尿酸的堆積,導致急性痛風。


根據衛福部統計,春節期間至急診最多的疾病為腸胃炎,可能是因為吃太多、飲酒過量、細菌或病毒感染等。陳煌其營養師提醒,過年期間還是要注意,不要過度進食與飲酒,才能開心健康的過新年,充飽電力迎接虎年。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大啖年夜飯皮膚病竟爆發! 中醫點名:這些年菜要忌口
▸年前大掃除最怕勞動損傷 復健科醫師教你常見症狀處置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歲的小立是名好動頑皮的小男生,上幼稚園後每天都開心到學校跟同學玩,不過才一個月,小立就常跟爸媽抱怨「這裡癢癢、那裏也癢癢」,手腳上常留著抓癢痕跡,甚至破皮紅腫。媽媽帶小立看皮膚科醫生,初步判定是濕疹,但治療完一到兩周後,皮膚癢又再次發作,只好再次就醫,爸媽相當頭痛。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有一位中年婦女,常覺得大腿痠痛,以為是家務做太多,偶爾吃藥止痛緩解,不以為意,直到有一天下樓梯時,大腿發生骨折,送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肺癌骨轉移,還擴散到了脊椎、骨盆,痛起來每兩小時就得用一次嗎啡來止痛。肺癌晚期病人骨轉移 轉到脊椎最大宗在台灣,肺癌發生率節節攀升,而第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慢性腎臟病病患,最擔憂的問題就是要面對未來的洗腎人生。醫師表示,腎友若能落實「低蛋白飲食」,並適度搭配使用「酮酸胺基酸」,有助降低營養失調的風險,達到顧腎和延緩洗腎的效果。隨著人口老化和慢性病日益盛行,台灣慢性腎臟病人數有增加的趨勢,根據健保署資料,目前已約有32萬名慢...

閱讀詳情 »

冬天氣溫變化大,高血壓的人最怕「爆血壓」,但是控制血壓除了吃藥,還有如神助的方法嗎?氣溫變化大,對高血壓患者而言,併發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大增,家有年長者及自身血壓偏高者需多加注意!歐美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維持規律耐力運動包括步行、騎自行車,以及伏地挺身等肌力訓練,幾乎與降壓藥物有同樣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