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血壓一定要用「藥」?日常3招,擺脫高血壓!

高血壓一定要用「藥」?日常3招,擺脫高血壓!

冬天氣溫變化大,高血壓的人最怕「爆血壓」,但是控制血壓除了吃藥,還有如神助的方法嗎?氣溫變化大,對高血壓患者而言,併發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大增,家有年長者及自身血壓偏高者需多加注意!歐美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維持規律耐力運動包括步行、騎自行車,以及伏地挺身等肌力訓練,幾乎與降壓藥物有同樣控制血壓的效果,那麼高血壓患者是否就不再需要依賴藥物了呢?

高血壓一定要用「藥」?日常3招,擺脫高血壓!

研究:運動降血壓的效果等同藥物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高血壓在歐美地區影響了三分之一的成年人,目前在英國有1,700萬人、美國有7,500萬人被高血壓所困擾;由於血壓控制效果不彰,每年有大約62,000人死於中風及心臟病發作,因此醫學界迫切期望能為更多人提供有效的治療方式。

一項由英國倫敦政經學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及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學者共同執行的研究指出,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運動與降血壓的處方藥物一樣有效。

降血壓關鍵:規律運動、定期服藥

研究人員針對39,700名受測者進行了391項測試,發現透過規律的綜合耐力運動,像是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或游泳,以及舉重、伏地挺身之類的重量訓練或肌力訓練,可以將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降至健康水平,與服用β受體阻滯劑或ACE抑制劑等降壓藥物具有同樣的效果。

倫敦政經學院的荷賽因‧納西(Huseyin Naci)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結果並不是在鼓勵高血壓患者應該停止服用藥物,無論是否要放棄藥物,患者都要與醫師仔細討論;醫師給予患者運動的建議是一回事,但必須確保患者能夠持續地、規律地運動,才能從中真正獲益。

高血壓一定要用「藥」?日常3招,擺脫高血壓!

研究發現透過規律運動,與服用降壓藥物具有同樣的效果。

高血壓一定要用「藥」?日常3招,擺脫高血壓!

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都沒有將血壓值控制在理想範圍內。

日常3招擺脫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普遍但卻容易被忽略的疾病,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國約有300萬高血壓患者,但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都沒有將血壓值控制在理想範圍內。為此國健署提出3大建議事項,期望民眾遠離高血壓的威脅,進而降低腦中風、心臟病、主動脈剝離等併發疾病的風險。

1. 定期量測、監控血壓:

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1次血壓,如果血壓低於120/80 mm/Hg,可維持每年量1次血壓;若血壓超過140/90 mm/Hg,建議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以避免後續疾病發生。

2. 適當紓解壓力:

妥善處理來自生活及工作的壓力,保持情緒平靜,可藉由泡澡、聽音樂、打坐冥想、和友人小聚、從事正當休閒活動來放鬆心情。

3. 保持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

日常生活需謹記清淡飲食、戒菸、節制飲酒、注意氣溫變化、保持規律運動,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即是控制血壓的關鍵。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713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46歲的阿煌,2年多前確診晚期肺腺癌合併腦轉移,腦中腫瘤多達8顆,因不符合加馬刀治療3顆以下的腫瘤健保給付資格,不得不全自費救命。為了每月約17萬元醫藥費,耗盡半生積蓄,回到已頂讓出去的機車行當員工,若是健保能出一些,一定能大大減輕壓力。這也是許多癌友的生活寫照,對此,台灣癌症基金會、臺灣年輕病友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春天怎麼老是提不起勁,昏昏欲睡,難道我得了瞌睡病嗎?其實這是「春睏」導致的結果。詩人杜牧的《清明》詩有云:「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的前後往往下雨,伴隨春季的陽氣升發,許多人容易在此時發生「春睏」的現象。而所謂的春睏,也就是春季疲勞症,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容易疲憊、睡得...

閱讀詳情 »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周宗翰中醫師表示常常在門診碰到有女性患者自述,自己不但患有子宮肌瘤,還患有甲狀腺結節等良性腫塊的情況。西醫通常對症治療,或是給予藥物,或建議手術治療。中醫則是看患者的體質,各種病症之間有關聯性,有些發病機制也相同,在病症不太嚴重時,中醫臨床實證上是可以同時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