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年輕不會得乳癌?!關於乳癌的十大迷思與症狀...可自行在家檢測乳房!

臨床上,有些病患會直接問我:「是不是我的家人有人罹患乳癌,代表我有很高機率也會得到乳癌?」或是:「家族裡的人沒有乳癌病史,所以我應該不會有乳癌!」

然而,以上的觀念都不夠正確。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統計,乳癌是女性好發癌症排名第一位,發生最高峰期約在四十五至四十九歲之間,但近年來有年齡下滑的趨勢。

年輕不會得乳癌?!關於乳癌的十大迷思與症狀...可自行在家檢測乳房!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具有家族病史的人需要提高注意,未有家族病史的人,也要透過定期檢查。

 

乳癌的高危險群,包括:家族有乳癌病史(媽媽、姊妹、女兒)、一側乳房得過乳癌、得過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未生過孩子或在三十歲後才生第一胎、未餵過母奶、初經早、停經晚、長期使用荷爾蒙補充劑等,以上這些人罹患乳癌的危險性相對較一般人稍高,但仍有大部分罹患乳癌的人沒有任何危險因子。因此,具有家族病史的人需要提高注意,未有家族病史的人,也要透過定期檢查。

 

乳癌的十大迷思

以下彙整乳癌的十大迷思,透過正確觀念的分享,希望破除大眾的錯誤想像。

一、家族中有人得過乳癌,我才會得乳癌;家族中沒有人罹癌,所以就不用擔心。

× 錯!乳癌雖有遺傳基因,但後天的環境及飲食等習慣,也可能導致癌症,因此仍需要定期檢查,以確保癌細胞不作亂。

二、我還很年輕,不用擔心會罹患乳癌。

× 錯!現代生活為人類帶來許多潛在危機,癌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各種癌症已有年輕化趨勢,需要定期做好健康檢查。

三、如果被診斷出來得了乳癌,我就必死無疑!

× 錯!醫學科技進步,目前癌症經過妥善治療,存活期長,已經可以視為一種慢性病。

四、罹癌至今已經超過五年,所以我的乳癌不會復發。

× 不盡然!治療後仍需留意生活習慣,除了日常中保持身心靈的舒適自在,也不可輕忽可能危及健康的因子。

五、化療會讓我嘔心,會一直不斷的嘔吐,去掉半條命。

× 錯!化療屬於癌症治療中頗具療效的方式,透過正規療法能夠穩定控制癌細胞,進而戰勝癌症,過程中的諸多副作用都有相對應的緩解之道。

六、草藥偏方、運動,和營養補給品,就可以治療乳癌。

× 錯!癌症治療仍以正規療法為主,相關的輔助療法只能由專業醫師評估,或是作為搭配,千萬不可誤信偏方,延誤就醫。

七、我的乳房攝影結果正常,就不必擔心會罹患乳癌。

× 不盡然!除了乳房攝影之外,還有乳房超音波,甚至核磁共振,視需要來評估檢查的方式,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八、如果我做乳房切片檢查,會導致癌細胞在體內到處擴散。

× 錯!唯一會使癌細胞擴散的原因,就是沒有儘早就醫,使得癌症擴散蔓延,導致無法治療。

九、得了乳癌,一定要全部切除,才比較不會復發。

× 錯!目前研究統計,局切與全切與存活率並沒有相對應的關係。目前癌症治療屬於一種個人化(量身訂做)的醫療,是否局切或全切,仍需要由專業醫師來進一步評估,並與病人的需求討論後,才能做出最為適切的決定。

十、乳房切除後,手部一定會腫起來(淋巴水腫),一輩子都好不了。

× 錯!淋巴水腫與腋下淋巴結清除多寡,也與放射治療有關,因為淋巴系統受到破壞。目前淋巴清除手術大都只做前哨淋巴,較過去傳統淋巴清除術破壞性小許多。術後搭配復健運動,留意往後不提過重的物品,就可以避免淋巴水腫。

 

關於乳癌的十大症狀

一般民眾可以自行在家檢測乳房的情況,透過外觀、觸摸、氣味等察覺是否有任何異狀,並進一步至醫療院所由專業醫師檢查,落實「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正確觀念,確保身體的健康無虞。以下彙整乳癌十大症狀:

一、乳房有不明腫脹或腫塊。

二、乳房感到略微或劇烈的疼痛。

三、乳頭有不明(帶血)分泌物。

四、乳房周圍的皮膚有潰瘍情況。

五、乳房四周有不明凹陷、雙側不對稱,或是形狀變化。

六、乳房周圍皮膚發癢,伴有長期濕疹。

七、乳房有破皮現象,且不易好轉。

八、腋下有不明腫塊,靜脈血管擴張及突起。

九、乳房有橘皮樣的變化,或不明紅腫。

十、乳房有不明潰爛,且散發明顯惡臭。

 

年輕不會得乳癌?!關於乳癌的十大迷思與症狀...可自行在家檢測乳房!

本文摘錄自《白袍之心:乳癌治療路上的陪伴》,博思智庫出版。

 

【更多資訊請上《博思智庫Broad Think Tank》;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臨床上常見3、40歲以上的患者因為在媽媽肚裡或兒童時期,感冒服用過多四環黴素抗生素,導致恆齒琺瑯質尚未發育完成,便出現類似斑馬的條紋帶狀染色。年約40歲的教練級瑜珈老師,因有一口四環黴素黃牙,上課時常遭學生誤解是老菸槍,而感到相當困擾,於是求助牙科醫師進行美白療程。經看診評估後,選擇透過人工琺瑯貼...

閱讀詳情 »

1名中年男性企業家,因為長期缺少下顎兩側第一、第二大臼齒、左右共4顆牙,過去10年來都藉由小臼齒、門齒咀嚼食物,不僅咬合習慣改變、導致牙齒也被磨損變得短小,更開始出現敏感問題、甚至部分牙齒也開始搖晃。最後透過微創的方式進行植牙工程,治療過程中沒有原先害怕的疼痛感,加上傷口小、出血少,前後約歷時4個...

閱讀詳情 »

許多女性對於隆乳導致「石頭奶」的擔憂,如今可望被打破!日前,風靡國外隆乳界的乳房植入物品牌Motiva,在台北市街頭舉辦情人節快閃活動,正式宣布進軍台灣,其觸感柔軟自然和安全性高的特色,預計再掀起一波美胸的討論浪潮。 3月14日白色情人節當晚,台北市信義區商圈7位妙齡Model現身為Motiva品...

閱讀詳情 »

蘆筍被視為是極具營養價值的蔬食之一,一般市面上常見的蘆筍多為綠色的,僅有少數為白色蘆筍,到底白蘆筍與綠蘆筍有何不同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其實白蘆筍與綠蘆筍是相同品種,但白蘆筍必須在出土前採收,一旦受到陽光照射顏色就會轉綠,成為常見的綠蘆筍囉。  蘆筍是春季的常見食材之一,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