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0到6歲最沒抵抗力!醫提出3個你不知道的「日常毒害」,疫情時代如何增加抗毒力?

為孩子的健康把關,打造「安全無毒」的成長環境

身邊充斥著看不到的毒害,無形傷害著孩子的健康。如何讓孩子「無毒」成長,小兒科黃昌鼎醫師提出幾個你可能不知道的日常毒害:

 

★常見日常藥,對小孩來說竟是致命之毒?

市面上非常多外用產品都含有薄荷醇,像是綠油精、萬精油和曼秀雷敦等。對於小於二歲的幼兒,呼吸道的防禦及反射尚未完全成熟,如果在臉部及鼻腔給予刺激時,可能會誘發停止呼吸反射、咽喉痙攣,同時也可能造成缺氧及氣喘發作,甚至有生命危險。所以兒科醫學會建議,薄荷醇與類似物質的產品,均不建議使用於未滿二歲之嬰幼兒。

 

★不合格的童裝,孩子穿上竟然有致癌可能?

童裝的製造過程中,不免加入染劑和助劑等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都可能具有刺激性,可能造成不等程度的健康危害。各國對於童裝的檢驗標準不一,但可以先藉由以下認證標章過濾不合格童裝:

0到6歲最沒抵抗力!醫提出3個你不知道的「日常毒害」,疫情時代如何增加抗毒力?

 

★塑化劑大魔王,在日常中不經意吃下肚?

台灣是塑膠王國,接觸到塑化劑幾乎無可避免,為了不影響孩子成長,我們要減少攝取塑化劑的機會。飯前用肥皂徹底清洗雙手能去除90%塑化劑,並避免使用塑膠餐具,改用不鏽鋼餐具;在兒童玩具挑選上,也須選擇有「安全玩具認證標誌」商品。

不同程度的毒害潛伏在周遭環境中,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健康危機,除了替孩子打造「安全無毒」環境,增加孩子的「抗毒力」也一樣重要!

 

疫情時代下,培養兒童抗毒力

恢復上班上課,幼兒園疫情卻連環爆,爸爸媽媽好擔心。除了等待疫苗施打,小兒科黃昌鼎醫師建議平常就要養成增強抵抗力的好習慣,培養孩子的環境抗毒力:

★飲食均衡,多吃五穀類、蔬菜及水果等富含維生素及植化素的食物。

★少吃含糖飲料、餅乾及糖果等多人工添加物的食物。

★多到戶外活動,建議一至四歲每天活動時間超過一百八十分鐘,但三至四歲中強度的活動時間要超過一小時。

孩子上幼兒園接觸人群後,要經過二、三年的歷練,免疫力才會成熟,能認識病毒並且產生相對應的抗體,往後再遇到一樣的病毒就能輕鬆以對。

 

育兒懶人包,解決爸爸媽媽的疑難雜症

黃昌鼎醫師提到,0到6歲是孩子最沒抵抗力的時候,不只需要增加孩子自身抵抗力,在育兒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如食安、商品含毒、環境污染等威脅,父母須增加應對知識,才能陪伴孩子面對嚴峻的環境關卡。

根據十七年臨床經驗,結合本身環境醫學的專業,小兒科黃昌鼎醫師整理成育兒寶典《養出孩子的抗毒力!0~6歲健康育兒懶人包》,針對0到6歲會遇到「食、衣、住、行、育、樂」六大方向的健康及環境毒害問題,都有詳細的解說並附上圖表,爸爸媽媽們不再焦慮,養出孩子的抗毒力!

 

0到6歲最沒抵抗力!醫提出3個你不知道的「日常毒害」,疫情時代如何增加抗毒力?

本文摘自大好書屋《養出孩子的抗毒力!0~6歲健康育兒懶人包:預防環境危害、認識幼兒疾病大魔王,現代爸媽必讀的全方位健康育兒指南》。

 

【更多資訊請上《日月文化集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宣布北市決定編列28億、購買250萬劑第三劑疫苗,再度引發中央地方疫苗採購歸屬爭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3)日表示,疫苗是中央統籌事項,任何相關的人買了以後,還是得由政府來做適當分配,他更搬出郭董救火「他也等於是一個非正式的代表」強...

閱讀詳情 »

小時候聽祖母說:「端午那天午時的雨水,能治百病。」我卻漸漸曉得,有助於百毒不侵的「雨水」,並不需要一年一度的「等候」,也無需仰頭懇求「上天」;端看你是否願意「啟動」導引自身體內的源頭活水,就此啟動遠離疾病的關鍵能力。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面對同樣病毒,為什麼...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亦點出,這4例都在新北市,其中2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 陳時中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堵Delta變種病毒侵台,是目前台灣防疫最大關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3)日下午宣布最新「COVID-19加強監測方案」,祭出防疫5箭包括:社區定點加強監測、汙水監測點倍增、國際機場特定高風險工作人員重點監測、捐血人血清抗體陽性盛行率調查以及邊境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