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人有憂鬱症 腸胃道容易出問題

年輕人有憂鬱症 腸胃道容易出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身心疾病與生理疾病常糾結在一起,瑞士巴塞爾大學、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研究團隊近日發表研究指出,年輕人出現憂鬱症後,常產生關節炎、消化系統疾病,而焦慮症往往伴隨皮膚病。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PLOS ONE)。

這項研究由瑞士國家科學基金會所資助。瑞士巴塞爾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剛瑟‧蒙内許密特與瑪莉恩‧泰格索夫博士為研究計畫主持人。研究團隊分析美國6483名13歲到18歲青少年數據,因而得到上述結論。

身心、生理疾病 息息相關
研究團隊指出,兒童、青少年之前若有身心疾病,往後較容易產生一些生理疾病。而有的生理疾病,也可能伴隨一些身心疾病。像憂鬱症之後,常產生關節炎、消化系統疾病,焦慮症、皮膚病也有類似關聯性。此外,一個人如果有心臟病,也很容易罹患焦慮症。

研究團隊表示,無論是生理疾病、身心疾病,都會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品質,對於健康照護系統,也會帶來巨大挑戰。如果一個人在兒童、青少年時期便出現生理疾病、身心疾病,就會對未來生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癲癇與飲食失調 也有強烈相關性
研究也發現,癲癇與飲食失調密不可分,不少青少年在癲癇發作後,便出現飲食失調問題。這也是第一次研究發現,癲癇症可能增加往後飲食失調風險。

研究人員表示,兒童、青少年一旦出現身心疾病、生理疾病,兩者往往互相影響、互有關聯,從公衛政策的角度來看,兩者治療應該要緊密相連,治療效果才會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2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新知】健檢 要做哪些項目?20歲~40歲根據美國癌症學會建議,20歲至40歲,每3年一次健康檢查;也有醫院建議每2年一次。40歲過後台灣健保局建議,超過40歲者,每3年應做一次健康檢查;過了65歲,最好每年一次。沒有任何症狀者,胃鏡可每3年做一次,但有潰瘍症狀或病史者,則應每年追蹤一次。如有高...

閱讀詳情 »

誰說補血一定要靠豬肝!?許多人都有種錯誤的觀念,認為只吃菜不吃肉才會貧血,其實,不少植物性食物,不但含有鐵質、β胡蘿蔔素和其他養分,而且多半易於消化,很適合作為補血的食材喔!素食朋友只要加以適當搭配,其實不用太擔心貧血的問題。以下,將介紹幾種常見的補血食物:南瓜──補血之妙品 被清代名醫陳...

閱讀詳情 »

美國(時代)雜誌評選出十大現代人最佳的營養食品。這十種食品依次是:番茄、菠菜、堅果、青花菜、燕麥、鮭魚、大蒜、藍莓、綠茶和紅酒。多項研究發現,番茄內含的番茄素,能大幅減少男子罹患前列腺癌等的機率。同時,番茄也是最佳的維生素C來源。因此,番茄的烹煮時間不宜太長,生食效果也很好。含有豐富的鐵及維生素B且...

閱讀詳情 »

寒流來襲的冬天最討厭了,冷冰冰的雙手,連和別人握手都不好意思,打字、寫字時最痛苦;冷冰冰的雙腳,更是造成失眠的夢魘,今年冬天我不想再當冰山美人啦!‧ 手腳常冰冷...妳的心血管太弱啦! 手腳冰冷和心臟血管有很大的關係,因為血液是由心臟發出,攜帶氧氣到全身各部位,氧經過燃燒後,才能產生熱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