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型中風 恐因這些原因導致

年輕型中風 恐因這些原因導致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最近溫差變化大,正是腦中風好發時節,雖然老年人因為血管退化緣故容易中風;不過,心臟內科醫師提醒,尤其是凝血功能有問題,或是有心臟疾病者,也特別容易中風,而且中風年紀往往會較年輕。

肥胖會引起中風 年齡有下降趨勢

可別以為腦中風是老年人的專利,根據統計,45歲以前的年輕型中風,約佔所有腦中風人口的十分之一;大千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奕夫表示,飲食越來越西化的結果,導致代謝症候群病人增加,以致肥胖引起中風病人年齡也有下降趨勢。

凝血異常、心律不整、心臟瓣膜缺損、紅斑性狼瘡易導致中風

林奕夫醫師指出,許多40至45歲年齡層就中風的族群,有很多是因為凝血功能有問題,而最常見的還有心臟問題,例如心律不整、心臟瓣膜缺損,導致血栓跑到腦部,或是紅斑性狼瘡引起血管炎,也有可能很年輕就發生中風。

出血性vs.梗塞性 治療方式不同

林奕夫醫師進一步指出,腦中風仍然以梗塞性居多,與出血性相較,梗塞性大約是60-70%,出血性為30-40%,至於兩者的治療方式則有所不同,出血性必須要開顱手術取出血塊,而梗塞性則可經由靜脈血栓溶解劑注射以及動脈置放支架取栓術來治療。

牢記FAST 辨別中風四步驟

靜脈血栓溶解劑必須要在黃金3小時內治療,而動脈置放支架取栓術則是可在24小時內做治療;林奕夫醫師強調,民眾應牢記FAST辨別中風四步驟,Face臉部表情是否對稱、Arm手臂是否會無力垂下、Speech說話是否清晰完整、Time當出現其中症狀時要趕快送醫並記下發作時間,才能及時做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7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中華民國肌萎縮症病友協會成立近20年來,每年都為全國肌萎縮症病友家庭籌辦兩天一夜的活動;期待病友家庭能藉此社會參與機會交流照護經驗、增進家庭凝聚力並抒緩平日照顧壓力。今年「進擊的契機~107年肌萎家庭成長營」活動,日前於基隆市舉辦,全程規劃無障礙動線、租用無障礙升降遊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一名產婦雖然超過預產期,但因為很害怕催生,仍堅持順其自然生產。妊娠41週時出現陣痛至醫院待產,然而待產期間發現羊水胎便染色,且出現嬰兒胎心不穩症狀。擔心寶寶不慎吸入胎便,嚴重恐危及生命進行緊急剖腹產手術,產婦健康平安生下女娃,已出院返家。胎兒身體狀況、產婦妊娠過久 都可能造...

閱讀詳情 »

  隨著現代人吃太好、動太少,脂肪肝的發生率愈來愈高 台灣目前平均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人罹患輕、中、重度不等的脂肪肝 其中最嚴重的情況是可以造成肝臟發炎,進而演變成肝硬化、肝癌而中醫茶飲對於「代謝症候群」(脂肪肝即代謝症候群在肝臟的表現)的治療有不錯的效果「荷洛消脂茶」(荷葉、洛神花、山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高人一等」是多數家長對子女的深切期盼,因此在接近青春期時,許多家長會有疑問「我的小孩開始發育了嗎?」、「該注意或避免什麼事情?」、「有沒甚麼加強的辦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兒科主治醫師申一中根據多年門診的經驗提出一些看法。初經變聲是關鍵 經由專業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