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年輕型心血管疾病!心臟一個不跳就死亡 心臟內科醫揭8成做錯這事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年紀輕,不代表你的心臟病風險就跟著輕!國內門診觀察發現,40歲以下國人發生心肌梗塞的機會已越來越常見,又以男性為最大宗,追根究柢,通通都跟三高脫不了關係,更大的警訊是,其中8成有抽菸的惡習。而想正確保養、保健顧「心」,國內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分析,得做對控制三高、戒菸兩件大事。

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簡思齊就收治過一名年僅42歲、體型略胖的年輕男性,從事粗工工作的他,突然倒地,且因為血管阻塞得太嚴重,在其他醫院急救無效,這才趕緊轉送大型醫學中心。男子到院時,之所以叫簡思齊印象深刻,全因已經急救過好幾回、逼近30分鐘之久,整個人陷入昏迷,由於急救只要超過6分鐘,每拖1分鐘就可能多10%損害,醒過來機率很低,但「打通血管」後男子奇蹟式的復甦,除了記憶有片段消失之外,半年追蹤下來,幾乎沒有傷到任何功能,順利恢復工作。
簡思齊醫師說,該名男子事前雖無症狀可言,但事後檢查,什麼紅字都有,三高超標再加上抽菸,正是差點要了小命的禍首,而這也反應出國人「年輕型心血管疾病」的現象。

原來根據統計,心肌梗塞是國人最常見的致命心血管疾病,儘管絕大部分發生在50歲以上年齡層,但隨著飲食習慣、生活作息改變,台灣年輕人發生機會已經悄悄上升。簡思齊醫師點出,不同於年長者的心肌梗塞,男女人數相當,年輕人一旦發生心肌梗塞,男多過女,這得歸因於男性的生活習慣通常比較不好,工作壓力吃重,飲食較不注意,尤其,抽菸比率也較高;相較之下,女性在停經之前,具有大量荷爾蒙保護的先天優勢,血管阻塞機會相對較少一點。

年輕型心血管疾病!心臟一個不跳就死亡 心臟內科醫揭8成做錯這事

▲(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簡思齊醫師)

簡思齊醫師強調,不少人常因為心血管疾病初期沒有明顯不適而放著不管,儘管不致於馬上要命,但長久下來,幾乎心臟所有疾病都會導致最終的「心衰竭」惡果,出現容易喘、沒辦法躺平睡覺、水腫等3大症狀;更嚴重者,部分心臟壞死,整天頭暈,消化不好食慾下降,甚至誘發猝死性的心律不整「心臟一個不跳就死亡」。

面對心血管疾病的保命之道,唯有控制好三高,並且戒菸。簡思齊醫師建議,不管三高哪一項,唯有藥物、飲食加上運動三管齊下,才能確實控制,減少心血管疾病威脅。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CNEWS報導》

東洋代理新冠疫苗銷台破局是炒股? 陳時中最新回應「可以查」

台灣東洋代理BNT新冠疫苗破局! 指揮中心不埋單「兩大原因」曝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媽媽餵母乳要餵得久,爸爸請陪產育嬰假可能扮演關鍵角色!國外研究發現,當男性申請陪產育嬰假,他們的嬰兒更可能會持續哺乳到2個月、4個月和6個月。無獨有偶,國健署今(12)日公布國內調查結果也顯示,國內產婦在哺乳期間最希望獲得的支持,其中「家人能幫忙照顧嬰兒」就在前三名。...

閱讀詳情 »

北市今新增4例確診個案,當中有2例感染源不明待釐清。台北市長柯文哲坦言,觀察其他鄰近國家馬上解封沒一個是好下場,而台灣整體的疫苗覆蓋率仍低,對於降級還是要慢慢解封,有風吹草動就要馬上退回去,他坦言現在策略就是邊打疫苗邊解封,並相信這樣的計畫對於台灣經濟發展而言是最安全的。柯文哲舉美國數據來說明台灣疫...

閱讀詳情 »

北市社會局長周榆修今說明北市將開放幼童及兒少據點開放措施,其中包含人流限制、實聯制,必須先以電話、網路預約,開放人數根據各場館規模不同有所差異。而外展活動、課程原則上仍停辦,室內仍禁飲食,明天開始民眾就可用電話、官網預約。北市社會局周榆修局長表示,將開放北市社區幼童兒少服務降載啟動,將從8/17週二...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16例COVID-19確診病例,分別為12例本土個案及4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個案分佈以新北市6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4例、基隆市2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2例本土病例(其中5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9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