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17歲男生一到半夜、一餓就胃痛! 驚見4大腸胃疾病同時上身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胃病不只愛找壓力大又作息不正常的上班族們,現在連青少年病號也爆增!學測、指考的考季,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就一口氣診治多名16、7歲的男女學生,同時冒出十二指腸潰瘍、胃發炎、胃食道逆流等腸胃疾病。

其中一名17歲男學生,過去2周以來,常常半夜胃痛,且只要一肚子餓,肚子就開始疼痛,一開始靠吃胃乳緩解症狀,直到被母親帶著就醫檢查,才發現已經有胃食道逆流、糜爛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幽門桿菌亦呈陽性。

台灣青少年腸胃問題一籮筐!邱展賢指出,青少年正值青春期身體發育改變,面對課業壓力、胃腸疾病發生的機率逐漸增加,容易出現腸胃功能症狀,常見包括便祕、腸躁症及胃絞痛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症狀持續超過2周以上,便得懷疑有長期慢性腸胃疾病,如消化性潰瘍、幽門桿菌、胃食道逆流等問題,需要醫師進一步檢查及診斷。

邱展賢說,消化性潰瘍發生的原因多與幽門桿菌有關,在台灣,幽門桿菌感染率,15到18歲有21.5%;青年有21.1%、成人有54.4%。其症狀主要是上腹部痛,肚臍以上的位置感到絞痛或灼痛,較常在肌餓、飯後或晚上時候發生,容易有噁心、嘔吐、打嗝或感到胃脹,體重無故下降的症狀。

胃食道逆流也是青少年常見的腸胃問題之一,邱展賢提醒,症狀像是飯後上腹不適、吞咽困難、進食疼痛、吐胃酸感覺、胸口灼熱或胸骨下方疼痛,患者常以「火燒心」來形容,且有些慢性咳嗽、聲音沙啞、夜間氣喘的症狀也可能是胃食道逆流造成的。

邱展賢強調,門診觀察,青少年的消化性疾病發生原因與生活壓力緊張,飲食習慣不規律,個人胃酸分泌較高的體質,幽門桿菌及消炎止痛藥物服用等因素息息相關。尤其,不少青少年考試壓力大,課後補習飲食不規律,一有腸胃痛的症狀,常自行吃止痛藥,長期下來可能引起慢性腸胃疾病的症狀加重,甚至產生藥物性潰瘍的問題。

醫師建議,青少年若有不明腹痛、腹脹、腹瀉,合併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慢性貧血、夜咳、慢性鼻炎或鼻竇炎、慢性氣喘或聲音沙啞等症狀時就要小心,最好就醫對症下藥,避免症狀惡化,同時改善生活飲食習慣,才能徹底根治。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聘外籍看護工的這21萬家庭注意了! 12月起衛福部開放新服務

口腔癌成台灣青壯年殺手! 一旦罹癌整整少了20年壽命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身邊的抗癌標兵食物 細數5種被大家扔掉的抗癌良藥現在,大家的健康意識在升高 ,不過在我們每天嚷著要抗癌、防病的同時,或許朋友們並不知道,有壹些我們自認為對身體好的食物其實可能就是導致我們患上癌癥的黑手;相反,有些我們認為沒有用的東西物其實才是抗癌“標兵”。茄子皮很多人吃茄子...

閱讀詳情 »

手麻了,這種現像很多人都遇到過,一般休息一會就好了,因此很多人也沒有在意。但是手麻還可以是很多的疾病引起的,需要人們給予警惕。 一、頸椎病引起的手麻頸椎病的症狀表現多種多樣,手指發麻是其中之一,做頸椎X線片可以幫助診斷。治療頸椎病除可以採用理療、牽引和應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外,平時可做一些緩慢活動...

閱讀詳情 »

經主要監管部門批准,預計幾個月後將推出一種新型的能殺死艾滋病毒的避孕套。測試顯示這種VivaGel避孕套能有效地使99.9%的艾滋病毒、皰疹和人乳頭狀瘤病毒失去活性。澳大利亞生物技術公司Starpharma和Ansell公司合作開發出該產品,利用其存在於避孕套潤滑劑中的有效成分阻斷性傳播病毒。在澳大...

閱讀詳情 »

一項發表在 Nature 期刊的報告,指出當 HIV 病毒進入到人體,能在非常短的時間於體內形成堅不可摧的屏障,這項發現讓科學家冀望早期治療能治癒病毒的夢想破滅。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讓一群猴子感染猴愛滋病毒(SIV),接著在不同時間給予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最快三天內就開始用藥,最慢則遲至兩週才治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