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幼兒皮膚反覆搔癢紅疹脫屑 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在作怪

幼兒皮膚反覆搔癢紅疹脫屑 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在作怪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季節漸入冬季,天氣變化劇烈,是許多皮膚症患者的惡夢,尤其是家有異位性皮膚炎幼兒的家長,更是心力交瘁。幼兒異位性皮膚炎的典型症狀有搔癢、紅疹、皮屑、苔癬化(病灶粗糙)等,嚴重發作期還會因搔抓過度而有組織液流出。其實,在中醫的觀點裡,肺主皮毛,若幼兒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建議即早開始調理肺氣。


中醫師鄭愛蓮表示,根據門診的觀察,手肘內側、大腿內側、鼠蹊部、臉部,特別是嘴唇周圍,都是幼兒異位性皮膚炎常見的發作部位,部分幼兒還合併有鼻子過敏的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鼻塞,甚至氣喘等。


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因多半是肺脾肝腎系統不健全,導致代謝不平衡,最終透過皮膚症狀反應出來。因此,中醫在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時,以調理內在體質為主,健脾怯溼、宣發肺氣、調整肝氣,同時輔以中藥膏止癢,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


對於急性發作期,到底該不該以西藥的類固醇壓制症狀?鄭愛蓮解釋,若幼兒已有在使用類固醇,其實並不建議貿然停藥,以免症狀猛然爆發,幼兒如果因搔癢難耐,晚間睡不好,導致免疫力下降,更不利於體內修復。一般會建議逐漸減少類固醇用量,只要於睡前使用即可。平時除了內服中藥調理,外用中藥膏止癢,亦可在乾燥部位塗抹凡士林、橄欖油等,達到保溼的作用。


鄭愛蓮提到,她曾在門診中收治1名國中生,患有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多年來反覆發作,特別是手肘內側與膝蓋內側,常常流出組織液,讓他困擾不已。直到接受中醫治療後,經過半年持續每日清潔病灶,同時輔以中藥調理脾肺,才獲得顯著的改善,且之後多年再無發作。


除了內在調理以外,鄭愛蓮強調,皮膚病症最忌諱患部不乾淨,因此照顧異位性皮膚炎的幼兒時,一定要注重每日清洗患部,可以用溫和的無患子肥皂或中藥皂清揉搓洗後,再敷上藥膏。門診中,常見許多家長因捨不得幼兒疼痛哭鬧,沒有做好清潔,而導致感染,拖延病程,得不償失。


在日常生活的部分,由於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幼兒肌膚都較敏感,因此家中應避免飼養寵物。飲食上,建議暫停食用海鮮類,包含海帶、海苔等,水果則因屬「生食」,亦需控制食用的份量。


最後,鄭愛蓮提醒,家中嬰幼兒的肌膚若有出現反覆搔癢、紅疹、皮屑等症狀,家長就要合理懷疑幼兒是否患有異位性皮膚炎,並即早就醫治療。特別是嬰幼兒的肌膚尚在發育階段,代謝相較於成年人來得好,是較佳的調理時機,一旦拖延,經反覆發作,成年後病灶處的肌膚多半已苔蘚化,不僅治療不易且時程較長。建議把握嬰幼兒的黃金治療期,調理體質,擺脫異位性皮膚炎。


更多NOW健康報導
▸清粥小菜防三高? 營養師:蛋白質不足恐肌少症上身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家有小娃娃,家長一刻都不能疏忽!醫師提醒,尤其是正值口腔期的娃娃,極愛亂吃,一定要慎防金銀銅鐵吞下肚。臨床上,小娃娃誤食案例時有所聞;最近就有一名一歲多的小男童,因為誤食一顆錨釘蓋,而讓家長驚恐不已,趕緊帶他到署立台中醫院就醫!該院耳鼻喉科主任張明璋表示,所幸小男童沒有將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工商業社會競爭超激烈,想要有好的表現,工作壓力在所難免;根據調查顯示,有高達六成上班族經常感覺有工作壓力,至於上班族紓壓首選「看電視、電影」,其次是「運動」。精神科醫師表示,壓力無處不在,是助力或阻力,就要看自己有沒有適當紓解。董氏基金會根據去年23家企業員工參與紓壓日系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國健局4月底剛公佈的2010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4度蟬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之首,短短一年就上升12.4%。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指出,造成大腸癌的關鍵原因就是吃太多肉,尤其經過高溫燒烤的紅肉,以及香腸等加工肉品,都是致癌元兇!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過去在檢查膀胱癌、子宮頸癌等骨盆腔癌症,因容易受到尿液影響,導致增加診斷困難;成大正子造影中心主任姚維仁指出,目前最新研究已證實,正子掃描診斷透過灌流方式,以及標準化流程,已能大幅提高準確性。正子掃描多使用在癌症分期與擴散、追蹤等,主要是將F-18去氧葡萄糖注入人體,當癌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