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穿戴裝置數據準不準? 體育署與工研院合作推認證

穿戴裝置數據準不準? 體育署與工研院合作推認證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穿戴裝置準不準,國家開啟認證機制!對運動愛好者而言,穿戴裝置相當重要,特別是心跳速率數據,是判斷運動成效重要依據,但市面商品琳瑯滿目,監測數據是否準確,一般消費者很難得知,教育部體育署與工研院合作,推動認證計畫,能作為民眾購買依據外,也是設置「科技體適能檢測站」重要助力。

 

教育部體育署全民運動組表示,日前與工研院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合作,制訂穿戴裝置與身體測量儀器標準,相關廠商可以將產品送檢,確認量測數據是否符合標準,如果合格將給予認證,未來體育署協助建置的「科技體適能檢測站」,所有檢測儀器設備都必須有合格認證,有助於民眾確認體能狀況。

 

體適能檢測是身體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隨著科技演進檢測方式也同時進步,由原本檢測心肺耐力的3分鐘登階,改為漸進式原地抬膝踏步,透過穿戴裝置能更精準監測心跳數,透過雲端公式計算出受測者心肺耐力,身高、體重、身體組成等項目,也可以藉由儀器檢測,確認脂肪與肌肉比率,判斷是否要增強運動或改變飲食。

 

體育署全民運動組強調,目前已協助全國的國民運動中心、醫療院所、大專院校與私人鍛鍊中心等40處設置「科技體適能檢測站」,民眾只要拿著健保卡,就能1年1次免費檢測心肺耐力、肌力、柔軟度、4個身體組成項目,再次檢測需要250元,結果數據會回傳體育署資料庫,未來比對變化相當方便。

 

體育署表示,推行科技體適能檢測,目的是希望民眾透過快速、精準的檢測方式,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擁有專屬運動處方,能更有效調整個人運動習慣,目前正在以科學實證及醫學相關資料進行更細緻研究,並等數據蒐整完備後將進行政策通盤檢討。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走啊!球場見」回想起還是學生的時候,每天下課鐘聲響起總會聽到同學們熱情邀約。然而,血友病友因為病情束縛只能站在球場外,看著同儕在籃球場盡情揮灑汗水!所幸,隨著醫療發展越來越進步,現在連熱「血」的血友病友也有機會下場與各位一較高下。 全台第一職業籃球共同響應 號召病友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國內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31日說明,全台新增87例本土個案,台北市就有8例。北市衛生局公布部分確診者的足跡,多位確診者坐著捷運四處移動;同時新北市衛生局說明中和某社區的篩檢結果。 北市衛生局對5確診者 隔離103人 台北市衛生局表示,至今(31)日中午1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日前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設置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對此,台灣癌症希望基金會也提出不同主張,近半年來,台灣癌友團體盼成立類似英國癌症藥品基金(Cancer Drugs Fund 簡稱 CDF)的倡議呼聲此起彼落,癌症希望基金會自2018年起即倡議推動台灣版CDF,樂見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台灣的健保給付制度,可說是全世界的典範,台灣人光是感冒看醫生,都享受著健保帶來的方便,然而,並不是所有病症的醫藥費都能夠給付,尤其種類繁多的癌症,給付的規範相當繁雜,這也呈現了兩樣情,若癌友獲得健保給付,簡直是幸運之神眷顧,大大減輕經濟壓力,若必須全自費,即便有再新的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