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女性不明腎衰竭 當心「高安氏動脈炎」惹禍

年輕女性不明腎衰竭 當心「高安氏動脈炎」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5歲科技業女性,下肢到膝蓋出現水腫和多處紅斑及傷口,半年尋遍各醫療院所,病況未改善,進展至雙腳嚴重水腫、腳趾末梢紫黑色、多處傷口潰瘍及咳血、呼吸困難,發燒、左手冰冷麻痛、血壓下降,輾轉至臺中榮總急診就診。

多項腎臟併發症 合併血栓和衰竭

臺中榮總腎臟科黃士婷醫師透過血液檢查是急性腎損傷、蛋白尿及血尿、發炎指數上升、溶血性貧血、合併肝功能異常及黃疸;經過一系列電腦斷層檢查,腹部發現左腎及脾臟梗塞、右腎萎縮、肝脾腫大;胸部則有肺動脈栓塞、左鎖骨下動脈栓塞、心肌肥大及大量右側肋膜積液疑似膿胸,而心臟超音波掃瞄發現左心室內有多處血栓,合併心臟衰竭,左心射出分率19%(正常值為50~70%)。在一天內病況快速進展敗血性休克轉入加護中心照護。

原以為大血管炎 確診「高安氏動脈炎」

黃士婷醫師表示,因年輕女性併發多處大血管栓塞,懷疑為大血管炎,經專家會診此複雜病情後,病人接受全身正子掃描,確診為高安氏動脈炎,涉及主動脈上下分支侵犯,故歸屬高安氏動脈炎分類第五型。

慢性血管發炎 八成患者是女性

黃士婷醫師解釋,「高安氏動脈炎」為一種罕見的慢性大血管發炎,尤其是主動脈弓及其分支造成栓塞,所以又稱主動脈弓症候群或無脈搏症。全世界每年新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2.6人,多在東亞地區,好發年齡為10至40歲,83.8%的病人為女性。

早期疾病無特定症狀,可能表現為發燒、倦怠、盜汗,隨著病況進展造成主動脈及其分支的栓塞,造成四肢血壓量測差異不同、暫時失明、手臂疼痛、中風等缺血症狀。

身體出現異狀 應盡快就醫

黃士婷醫師呼籲,年輕女性若發現單側或雙側肢體有紫斑、不明原因多發傷口,或出現頭昏、頭痛、失憶症狀、昏厥、癲癇或中風等缺血症狀,或視力障礙,或頑固性高血壓,或頸動脈、橈動脈和肱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或急性腰痛、血尿、蛋白尿的症狀,應儘速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聽力減退與高燒不退 恐是「肉芽腫性血管炎」發作

腎衰竭=喪失腎臟功能? 專科醫告訴你真相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9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26歲的小明,前陣子發現落髮變多,女朋友也笑說他頭髮好像越來越少,因為爸爸有禿頭,他緊張之下跑去看診,醫師發現他頭頂髮量已明顯變少,檢查後判定是雄性禿,而且是偏向女性形態的雄性禿,讓他大呼:「我還這麼年輕,怎麼可能會禿頭!還是女性雄性禿!!」所幸小明在經過口服藥物治療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疫苗開打,專家破除疫苗迷思!許多人擔心疫苗副作用,為公眾澄清疫苗種種迷思,SMC新興科技媒體中心24日召開記者會,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邱南昌理事長指出,不良事件與副作用兩者不同,不良事件是在施打疫苗後發生,但不必然是因果關係,如果是因為施打疫苗而產生事件,才稱為副作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黃心瑩、田柏升報導】3個月大配輔具 6個月前進入早療恢復佳2021年世界聽力日,WHO首度將聽能復健列為主題,「篩檢、復健、溝通」期望先天性聽損兒童發展更順利。新生兒篩檢中包含聽力,若有聽力障礙應在3個月大前確診、3個月大前配戴聽覺輔具。早期療育在聽力障礙的孩子身上扮演最重要的腳色,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很多人曾有這種經驗,早上起床發現脖子僵硬、動彈不得,起床用力的時候疼痛不已,有時候還必須維持奇怪的姿勢才能行動,原來是落枕了。落枕其實是中醫名詞,也稱為失枕,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針傷科李昌狄醫師表示,發生原因其實就是頸部肌肉或其他軟組織的損傷,西醫一般稱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