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就有癡呆症? 原來是思覺失調症惹禍

年輕就有癡呆症? 原來是思覺失調症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一名女大生,大二時曾出現妄想、幻聽、幻覺等症狀,同學都覺得她怪怪的,對她指指點點,使得她將自己封閉在家裡房間不願出門。收治該病例的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身心門診主任周少華表示,因為患者認知能力退步明顯,這樣的疾病早期被形容是「年輕人的癡呆症」,但這其實是大腦神經化學物質分泌失衡所致,呼籲家長應多關心子女的日常言行表現及自我照顧能力。

思覺失調症 持續服藥能有效控制病情

周少華主任表示,該名大學生的雙親開店做生意,平時早出晚歸,並未察覺女兒翹課,經學校通知女兒未參加期末考才發覺情況不對,發現女兒整天都躲在房裡,呆頭呆腦若有所思,不想梳理也不想洗澡,等到家人都睡覺後才走出房間找東西吃,以為女兒卡到壞東西,四處到廟裡拜拜解厄運,經一家廟乩童提示到台中市西屯區醫院尋求精神科女醫師協助。

當父母帶女兒看診時表示依神明指示前來,周少華主任相當驚訝,經詳細問診後診斷是罹患妄想、幻聽、幻覺的「思覺失調症」,持續服藥可以控制病情,該女大學生也休學一年配合治療後再復學,並且已有病識感,能夠察覺自己身心狀態的變化,也於今年順利畢業。

父母多關心子女日常生活 有異狀應求醫

周少華主任指出,思覺失調症好發於15歲到35歲的年輕人,男女比率相近,主要為大腦神經化學物質分泌失衡所致,遺傳基因也可能是造成原因,醫學文獻統計,父母親有一人有此病史,遺傳機率約10%,如果沒有遺傳因子,一般的盛行率約1%。

周主任強調,思覺失調症目前已有藥物可以控制,但需長期規則服藥,就像治療慢性病一樣,如果擅自停藥是有可能復發,最重要的是在穩定治療後,應接受生活技能的訓練;周少華主任也呼籲家長,要關心子女的日常生活,對子女的行為舉止、言語表達、自我照顧能力及就學情形多加注意,發現有所異樣,最好尋求專業醫師評估診斷。

【延伸閱讀】卵巢癌新一代口服標靶 先測DNA修復癌症基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5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文.洪寶山 張承能 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日本國立福井大學醫學博士 經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外科臨床教授 現職:林口長庚醫院腦腫瘤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專長:腦瘤手術、癲癇手術 興趣:聽古典樂、巴松管演奏 家裡有長者的讀者肯定都很擔心他們有一天會罹患失智症,為照料長輩增加不少困難,但您知道嗎?現在失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只要每年都有帶狗狗去打疫苗或用藥預防,就萬無一失?當心錯誤認知恐讓寵物陷入健康漏洞!7成飼主認為,每年幫夠狗打疫苗就能完全防護,其實疫苗中並無法防治壁蝨、蚊子帶原等病,有些飼主甚至不知道狗狗需要每年定期篩檢!夏天是寵物傳染病最盛行的時期,醫師建議飼主,每年帶寵物施打疫苗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總統蔡英文承諾,今年底將完成新版的台灣失智症政策綱領,宣示大力推動失智防治及照護的決心。國際失智症協會主席格蘭瑞斯特地來台,參訪亞東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肯定台灣醫療照顧結合社區服務的失智症照顧模式。來自澳洲的國際失智症協會主席格蘭瑞斯指出,雖然澳洲基層醫療院所的失智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開學日在即,氣溫不斷飆升,腸病毒疫情也在增溫。 日前有一名一歲半的陳姓女嬰,上週末在家出現發燒的情況,媽媽以為是天氣太熱,故不以為意。二天後,女嬰的嘴巴周圍、手腳都出現許多潰瘍與水泡,八歲的姊姊也出現發燒喉嚨痛與手腳水泡的狀況。經檢查後確診姊妹皆患典型的腸病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