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關將近 兒童虐待或疏忽暴增!

年關將近 兒童虐待或疏忽暴增!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灣每10分鐘有一位兒少被通報虐待或疏忽!在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12月有4位男嬰,1月有1位女嬰,皆為突發性意識不清入院,除1位外,其餘無明顯外傷,但檢查後卻分別有不同程度的腦部硬腦膜下出血、腦傷和視網膜出血,其中一位4個月大的苗栗林姓男嬰於住院後約10日傷重不治死亡,其他4位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救治中。從這5例臨床表徵,醫師高度懷疑是屬於受虐性腦傷。

受虐性腦傷死亡率可達25%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張鈺孜醫師指出,受虐性腦傷舊稱嬰兒搖晃症候群,這是一種兒童虐待引起的病症,常發生於未滿3歲兒童,2~4個月嬰兒最常見。研究資料顯示,受虐性腦傷佔所有兒虐案件10%,死亡率可達25%。

搖晃十分強烈才會造成腦部損傷

張鈺孜醫師表示,一般生活中的玩耍,如幼兒在大人膝蓋上晃動,或輕輕拋起等動作雖具有危險性,但這些都不會造成「嬰兒搖晃症候群」的腦傷,其搖晃力道必須十分強烈,使得兒童頭部承受猛烈、非意外、重複、加速或減速的頭頸部劇烈運動,才會造成腦部損傷。

臨床症狀包括嗜睡、劇烈嘔吐、抽搐、煩躁不安、沒有反應、甚至失去意識。受虐性腦傷可能導致死亡或嚴重的永久性神經系統後遺症,包括腦性麻痺、心智發育遲緩、眼盲、癲癇與學習障礙等。

施虐者多數是主要照顧者

這幾年,重大兒虐事件檢討會議中發現,因虐待、疏忽致死,0~3歲嬰幼兒即佔了八成。施虐者多數是父母親或其同居人等主要照顧者。研究分析指出,兒虐致死的可能危險因素除了父母親年輕生子,主要照顧者不適當之外,家庭暴力事件安置個案、家中經濟不穩定、照顧者情緒控管失當、孩童本身容易哭鬧難安撫、未能滿足父母期待或願望的兒童、父母親婚姻或情感關係不穩定、家庭本身缺乏支持系統等等都是其中因素。

關心周遭朋友適時協助

年關將近,照顧者或許會因為面臨更多的壓力,因而增加兒虐或疏忽事件的發生;張鈺孜醫師呼籲,這段期間,應多關心周遭的朋友,適時給予協助,期盼醫療第一線的努力,能停止悲劇上演,從心開始愛,醫起停止兒少虐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9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乾眼症是眼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以往多透過淚液測試來判斷是否罹患乾眼症,隨著患者人數增加以及醫學進步,最新研究指出,缺水型乾眼症僅佔乾眼症患者不到2成,高達約8~9成患者是因缺乏油脂導致,淚液測試已不再是評斷患者乾眼情況的唯一方式,需透過多項檢查及醫師的專業診斷進行整合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一頁式廣告詐騙氾濫 台灣公司國際級專利受害一頁式詐騙廣告氾濫,看準用戶追求實證資料佐證,近來不少公司研究成果遭不肖業者盜用,移花接木推銷自家仿冒產品,影響研發公司權益。農委會旗下農科院衍生公司因為專利技術「乳鐵蛋白胜肽技術」曾登上國際期刊、獲2019歐洲美容化妝品產業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是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患病原因通常是遺傳或基因突變,當脊髓裡面的運動神經元功能喪失,甚至萎縮壞死,患者會慢慢出現肌肉無力跟萎縮的症狀。台大醫院小兒神經科翁妏謹醫師表示,當小朋友開始肌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腦中風後肢體痙癴症狀包含拳頭緊握、肩膀內收、手腕內彎、腿部僵直等,許多中風患者會以消極態度面對肢體痙癴,改變生活習慣或動作步態來配合緊繃的手腳,但其實長期使肌肉處於緊繃狀態,患者可能面臨肌肉纖維化及關節癴縮的問題,手腳再也沒有機會靈活運動!成大醫院神經科林宙晴主任提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