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幹細胞治療新進展 再生醫學國際研討會揭密

幹細胞治療新進展 再生醫學國際研討會揭密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再生醫學學會日前於亞東醫院盛大舉行國際研討會,主題為「細胞治療於再生醫學之臨床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共計邀請150位來自美國、澳洲、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及台灣學界、醫界的再生醫學研究人員參加,發表主題包含膝關節軟骨缺損的幹細胞治療、眼角膜內皮細胞修復、再生醫學在肝臟之應用等,全球各國齊聚一堂進行「幹細胞治療」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

全球矚目的「幹細胞治療」 台灣積極進行研發

中華民國再生醫學會理事長、亞東醫院骨科部主任張至宏,在這場研討會中發表「以骨髓幹細胞與膝關節脂肪墊幹細胞治療軟骨缺損與膝關節炎的臨床試驗經驗分享」。張至宏主任指出,由於幹細胞具有抗發炎機制,未來可望以幹細胞來治療骨關節炎,只要簡單的注射自體幹細胞製劑,就可讓膝關節退化的病人症狀改善,降低病人膝關節的疼痛感,並提高膝關節的功能性。

針對可能是基因缺陷,或是運動傷害引起的軟骨缺損病症,國內亦開發出獨特的幹細胞搭載膠原蛋白凝膠,作為軟骨缺損的填補用再生醫材,目前正在進行相關臨床試驗;而新加坡在軟骨再生的研究上,也同樣的利用幹細胞再生軟骨組織,以治療軟骨缺損,目前臨床追蹤10年,成效良好,病患滿意度高。

細胞重新編碼 肝臟就能重新再生

被稱為國病的肝病,也有一大生機!國內研究發現,重新編碼肝臟細胞,將其轉入特殊的小分子核糖核酸,可成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HLSCs),它是一種能夠分化成身體各種細胞的幹細胞,只要利用極少量的組織碎片或血液就能製造出來。這些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可讓患者的肝細胞活性增加、再生肝臟組織、修復受損的肝臟。這項新技術將可成為肝癌末期患者的一線希望,未來這些病人,將不再需要等待器官移植,僅需移植入這些幹細胞,協助肝組織的修復。

人工角膜替代人體眼角膜 免去移植等待煎熬

角膜若因受傷或疾病而產生損傷,就可能讓患者視力變差,甚至造成失明。全世界需要移植眼角膜的數量往往供不應求。因此,澳洲學者開發出一種人工眼角膜,將角膜內皮細胞培養在水膠薄膜的表面,而這個特殊的水膠薄膜的拉深強度,足夠供臨床上進行角膜移植時縫合使用。目前該人工眼角膜已經進行了動物實驗,植入後約三個月,角膜持續維持良好狀況,沒有角膜腫脹情形發生。

自體培養表皮細胞 加速皮膚復原速度

大家依稀還記得八仙塵爆的事件,日本J-TEC公司在當時已有自體培養表皮細胞JACE的產品,該產品的製備方法,是需取得病人3-6平方公分的皮膚檢體,在培養約一個月後,即可生產約80平方公分的自體培養表皮細胞,供燒燙傷患者使用,可縮減傷口暴露面積,減少移植手術次數,並降低感染率的發生。

【延伸閱讀】晚期腸癌仍樂活旅遊 口服標靶便於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6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子宮頸抹片、HPV普及 仍有患者初診即晚期子宮頸癌隨著子宮頸抹片篩檢及HPV疫苗普及化,早期發現子宮頸癌的比例有所增加,但還是有許多患者一診斷就是晚期子宮頸癌。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亞洲婦癌研究團體榮譽理事長賴瓊慧教授表示,子宮頸癌病患當中,約四成從來沒做過抹片檢查,所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今年度新冠肺炎延燒全球方興未艾,但末期腎病的患者即便疫情當前,還是得持續接受治療不能說停就停。在美國、英國、義大利等疫情嚴重的國家,不少專家建議,病患可優先選擇居家腹膜透析,像是最新型態的全自動腹膜透析治療,就結合了「病患端雲端醫療管理平台」,與「醫療端遠端掌握治療情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嬰兒因免疫系統及腸道菌叢尚未健全,因此家長在餵食副食品時一定要格外小心!疾管署公布今年首例肉毒桿菌中毒病例,是來自北部一名4個月大男嬰,於6月中旬起食用自製副食品後,23日出現便秘、食慾差情形,25日出現呼吸急促及發燒症狀,送醫治療,住院期間陸續出現心跳加速、肢體無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行動智慧巡眼車啟航!寶島眼鏡今(109)年聯合18個專業團體共同推動「寶島有eye.視界美好 智慧巡眼公益服務城鄉普及計畫」,邀請全國各醫事團體及學校的專業支援,13日於坪林國中舉辦「行動智慧巡眼車」啟航儀式,宣告將深入新北及屏東等14偏鄉進行服務。「行動智慧巡眼車」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