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幹細胞療法新突破 創視網膜再生可能

幹細胞療法新突破 創視網膜再生可能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幹細胞療法再有創新突破,有望創造失明患者重見光明的希望;此項研究由花蓮慈濟醫院眼科研究中心耗時逾 3 年,利用少量血液與皮膚自體細胞,階段性分化成人類所需的各項視覺細胞,未來更可望用於青光眼合併視神經萎縮患者。

黃斑部病變為老年失明主因 卻無有效療法

據統計,台灣 65 歲以上人口,約有 10 % 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更有約 30 % 患者會隨著病程,在視網膜及感光細胞上產生不可逆退化,成無老年人失明第一大主因。不過,目前臨床治療方式為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但對於已經發生嚴重視網膜損壞及感光細胞萎縮的病人,至今尚無有效治療方式問世。

對於視力退化狀況,眼科研究中心主任蔡榮坤說明,眼睛的視網膜就像相機底片,用來感光並將影像傳往腦部;因此,若是患有出血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者,由於色素上皮層退化在黃斑部長出新生血管,產生水腫、出血等現象,就會導致看東西扭曲變形,視線中央出現黑影。

自體幹細胞技術再升 可望治療視網膜退化

歷時 3 年多研究,花蓮慈濟醫院眼科研究中心利用取得容易的少量血液與皮膚自體細胞,成功分化為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再分化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感光細胞」與「視網膜節細胞」,並利用分化誘導多功能幹細胞技術,製造出視網膜微組織結構以及建立感光細胞分化技術。蔡榮坤強調,未來會將 iPS 細胞應用在視網膜退化與視神經萎縮的治療。

除了希望能幫助視網膜退化的黃斑部病變患者恢復視力外,眼科研究中心團隊將展開動物實驗,未來還可望應用於青光眼合併視神經萎縮患者,盼盡快讓民眾擁有更精準有效治療。

【延伸閱讀】美女病卻不美? 8成紅斑性狼瘡併發腎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2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未來可望免居家隔離!今(2)日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陳時中首度透露,現在政策非清零,而是自己做健康管理。未來將走向「免居隔」,確診者只要自己休息即可返回工作崗位。 未來走向歐美模式 疫苗覆蓋率夠就會考慮 今日是兒童疫苗開打第1天,陳時中表示,未來是否開放莫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3C科技的進步與便利性的同時,也讓眼科疾病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其中包含近來有許多黃斑部病變的年輕患者,眼科醫師謝明宏指出,黃斑部是影響視力最重要的部位,以往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今因為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竟也會發生在30多歲的年輕人身上,使得黃斑部病變的預防及治...

閱讀詳情 »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常常覺得自己突然專注力不容易集中,總是忘東忘西鑰匙找不到?小心可能與大腦年齡有關!大腦健康是現代人常忽略的環節,但每個人大腦老化的速度並不一致,根據2021年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測驗顯示,40歲以上的民眾高達5成腦年齡都比實際年齡還老!然而大腦年齡有機會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據統計,台灣逾30萬民長者受疾病所苦,且肌少症患者數更隨老年人口增加持續攀升。然近期國外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會影響神經、肌肉骨骼,亦恐造成肌少症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暨老年醫學科程信翰醫師呼籲:「走入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時期,更要留意營養均衡、規律運動,減緩肌肉流失,遠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