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幼年得川崎病 年輕易心肌梗塞

幼年得川崎病 年輕易心肌梗塞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年輕人早發性的冠心病引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而失去寶貴生命時有所聞,而這些人有可能是年幼時曾得過川崎病!小兒心臟科主任何季麟表示,尤其是不完全型川崎病,在鑑別診斷時因臨床症狀不明顯,更容易被家長所輕忽。
一位一歲三個月的男童,因發燒六天合併輕微腹瀉及紅疹,因懷疑川崎病而轉至小兒心臟科門診。經理學檢查無典型川崎病的紅眼、乾裂紅唇或草莓舌,但有左後枕部淋巴結腫,手腳紅腫,軀幹類似濕疹的癢疹及卡介苗接種處發紅,尿液檢查正常,血液檢查方面血球,血小板及發炎指數正常,而肝功能則呈現兩倍上升。
何季麟醫師表示,由於小兒心臟科門診備有心臟超音波設備,可以為病患做即時的檢查,檢查後發現這位小孩的冠狀動脈發炎合併左冠狀動脈擴張,因而確診為少見的不完全型川崎病。後因小孩發燒漸退,家長不想住院接受傳統的免疫球蛋白治療,經討論後,決定在門診接受兩個月低劑量的阿斯匹靈治療。門診追蹤病患冠狀動脈逐漸恢復正常,而肝功能則是在三個月後才恢復正常。
何季麟醫師指出,川崎病是一好發於小孩的血管炎疾病,喜侵犯中型動脈,尤其是冠狀動脈,發病原因不明,好發於東方民族。台灣五歲以下兒童發生率約千分之0.6至0.7左右。一般相信是由感染所誘發,跟基因體質相關,傳統上以臨床症狀確診後應在發燒十日內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現有醫學研究指出,因川崎病引發的血管炎,病情嚴重者會產生冠狀動脈瘤,引起冠狀動脈血栓、鈣化、狹窄甚而猝死。在長期併發症方面,日本的經驗已發現許多病患在罹患川崎病二、三十年後,有機會發生早發性冠心病,引起心絞痛、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等症狀。
這位罹患不完全型川崎病的小男孩,無臨床常見的紅眼或嘴唇紅腫乾裂,實驗室報告只有肝功能異常,是經由心臟超音波檢查才確診,在臨床上相當少見。何季麟醫師強調,如小朋友發燒五天以上,臨床上有懷疑罹患川崎病的話,應至醫院接受相關的檢查,以免延誤診斷或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5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超音波導引增生療法 改善退化性關節炎一名60歲婦人,因兩邊膝蓋疼痛緣故,不僅上下樓梯吃力,日常生活也嚴重受到影響,雖有接受治療,但症狀卻仍未改善,直到赴復健科門診求診,被醫師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經採以超音波導引下增生療法注射,並配合運動治療,在多次治療後,患者症狀已逐漸...

閱讀詳情 »

手肘經常出現又紅又癢,甚至會脫皮的症狀,小心是濕疹作怪。由於濕疹治療困難,甚至被皮膚科冠以「垃圾病」的別稱。預防濕疹反覆發作,除了日常要呵護肌膚,勿過度清潔、去角質,並且少接觸過敏原之外,飲食也是一大關鍵,要注意少攝取高水楊酸食物,例如秋葵、酪梨等食物。此外,還有哪一些要注意,來聽皮膚科醫師破解。 ...

閱讀詳情 »

動不動就肩頸痠痛、卡卡?小心,可能是頻打電腦、滑手機,加上姿勢不良,引發「烏龜頸」惹禍!復健科醫師表示,「烏龜頸」症狀可大可小,除了常見的痠痛問題外;長期忽略更會影響頸椎健康,甚至有造成「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的疑慮。建議民眾應積極處理、矯正不當姿勢,較有保障。 「烏龜頸」對頸椎的傷害大。(武俊傑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中會考甫落幕,家扶基金會針對扶助兒少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參與2017年國中會考的弱勢兒少,近五成英數成績為C,其他學科拿到C的亦超過兩成,更有12.8%孩子拿到5C,比全國會考統計高出5.54%!拿到C代表兒少未具備該科目之基本學力,若未能建立良好的學習基礎,除了直接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